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26117
包干制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曾庆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对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士责任;包干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06-0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利用手术方法用人工生物材料置换膝关节中已被破坏的骨和软骨,它能切除病灶,解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1],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依靠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亦与围手术期的护理密不可分。为此我院于2010年3月起在关节外科开始试行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按照APN连续性排班把科室分为3组,而人工膝关节置术患者设为关键组,由1名组长和3名组员组成,实行了“全包干”护理和管理,试行至今,护士更贴近了患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

    护理更加到位和细化,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限度恢复了膝关节的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关节外科接受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住院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平均年龄66.4岁(范围42-78岁),男14例,女7例。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例,骨性关节炎患者8例,创伤性关节4例;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岁(范围43-80岁),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例退变性骨性关节炎患者7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根据21例患者文化程度、年龄、个性特点和治疗的不同阶段针对性的实施包干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优化工作流程,实行护士责任包干制护理:合理排法,科学用人,全科实行分组护理,包干到床,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列为关键患者,根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工作特点和各时段工作量,选择年资深,操作技术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作为该病例的责任组长,同时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资历能力水平搭配中,初级责任护士,具体负责分管7例患者,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工作流程,职责明确,责任包干,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的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核,落实奖惩与绩效合理挂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2.2实施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责任护士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文化程度、年龄、个性特点和治疗的不同阶段制订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顺序表,明确指引责任护士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后需要完成哪些健康教育内容,以便及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膝关节疾病的有关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康复锻炼重要性及配合要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血栓形成、术后疼痛,感染、关节僵直、假体松动)等预防措施。宣教工作由责任组长全程负责,负责者必须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目的、手术治疗过程、术后康复等有关知识,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 能及时解决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通过教育,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分析并纠正认识误区,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在护理活动过程中,由管床责任护士贯穿落实患者入院到出院随访全过程,把检查、饮食、治疗、用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融合一体,提供全方位,全面、全程、专业化的护理。

    1.2.3强化术后包干管理,实施康复锻炼计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做好术后一般护理:手术后将患者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抬高20°-30°,枕头垫于足跟部,膝部冰袋冷敷,每1h更换1次,严密观察患肢血运、皮温、感觉、运动情况。(2)早期有效止痛:术后疼痛不仅影响病人休息和睡眠,更重要的是影响病人对术后功能训练。术后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用口服或自控静脉镇痛等方法止痛,保证病人休息,使其能在无痛苦状态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3)加强控感管理:术前3天用人机共处机消毒病房,每天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保存病房空气清新流通,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发现敷料被出血渗透,及时告知医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若引流不通畅易致局部血肿,不仅增加感染机会,也使血肿下血管受压,血流变缓,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制定并实施康复计划:为确保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防止关节僵直,我科责任护士实行从患者住院到回归社会全程负责。术前锻炼:病人住院后,手术前即开始进行小腿耐力训练,包括抗阻力的小腿前、后伸运动,每天30min-60mi。每天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每天15min-20min,每日2次或3次,指导家属协助并监督病人训练。近年来,人工膝关节术后常因训练不当,而导致功能不能很好恢复,严重者还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表现,所以护士尤为注意术后功能锻炼,如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最大限度跖曲背伸的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2天可进行压腿练习,直腿抬高练习,运用CPM进行被动锻炼,1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术后两周应达到110°,术后5-7天,鼓励其下床站立,扶床练习下蹲动作,术后第3周后,进行屈膝坐位起立下蹲起立,上下楼梯等训练,早期依靠拐杖上下,健腿支撑,患肢不负重到部分负重,通过责任护士全程的康复锻炼护理,患者下地时间、康复速度明显加快,最大限度恢复了关节功能。(5)出院指导:患者术后2个月避免坐矮凳,体胖者劝期减肥,避免剧烈跑、跳、背重物等活动,防止膝关节假体承受过多不均衡旋转扭力导致假体松动。

    1.3评价标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按多普勒或深静脉造影检查确定;疼痛的评定采用VAS分值来划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