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27
编号:13806702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效果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7
     观察组给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半卧,常规将皮肤消毒后,局麻用2%利多卡因,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胸腔,回吸若有空气说明穿刺成功。经穿刺针的侧孔给予导引钢丝置入,并逐渐将穿刺针退出,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并用导引丝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到患者胸腔10~15 cm,将导丝拔出,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在胸壁,给予覆盖无菌辅料,另一端则和无菌水封瓶连接,并给予建立闭式引流。

    两组治疗过程均嘱咐患者多咳嗽以促使肺复张加快。引流套管一般在无气体溢出的时候可以拔出。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术后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肺达到完全复张状态时间、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2)治疗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值0~10分,分值越低则疼痛越轻)[2]。(3)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肺达到完全复张状态时间、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肺达到完全复张状态时间、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患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