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32
编号:13527213
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在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接受的乳腺癌手术患者8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排除标准:肿瘤直径>5 cm;合并血管病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年龄29~51岁,平均(42.3±3.7)岁。观察组年龄30~52岁,平均(42.5±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保乳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在患侧乳房行改良根治术。在距离乳房肿瘤病灶边缘3 cm以上的位置做横切口,将全部乳房、足够范围的皮肤切除,清扫腋窝淋巴结[3]。

    观察组在常规保乳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治疗。对乳房皮肤缺损面积测量,准备背阔肌带蒂皮瓣修复,供区创面止血后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皮瓣设计及切取:手术前对胸背动脉及降支进行定位标记,以略大于创面面积设计背阔肌皮瓣[4]。将皮肤全层到背阔肌筋膜切开,真皮下供皮瓣血运的毛细血管网层、皮下脂肪层予以保留。以健侧乳房形态大小为标准,对需要的组织容量加以评估,确定背阔肌止点[5]。游离皮瓣,经皮下隧道将带血管蒂背阔肌皮瓣向胸前区转移,合理调整皮瓣位置及大小后,将伤口缝合关闭。手术后分别在胸背部放置负压引流,术后1~2周,当每日引流量<20 ml时,将腋窝引流管拔除;术后2~3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