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6期
编号:13372836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患者98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观察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患儿康复快,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儿科患者;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6.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6-0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儿科患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具有特殊性,独立性差,独生子女缺乏忍耐性,惧怕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治疗依从性差,治疗难度大,使得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完善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迫切[1]。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期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减少护患纠纷,个性化护理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98例儿科患者,(1)纳入标准:①年龄0~12岁;②疾病诊断明确。(2)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严重疾病史;③精神障碍、视听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女52例,男46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2.15±0.64)岁;病程1~24 d,平均(9.47±2.88)d;体重4~20 kg,平均(12.43±3.21)kg。将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原因、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等;给予心理安慰、疏导;高营养饮食,按时服药等基本生活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入院护理 患儿在儿科候诊大厅内,设置一个游戏的区域,教他们玩游戏,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患者家属办理好住院手续后,引领患儿进入住院病房,通往儿科病房的走廊中张贴各种动画和宣传画,让患儿感到舒适和轻松。

    1.2.2 环境护理 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调整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整洁干净,定时通风,定期消毒病房,保持肃静,不能大声喧哗;在病房墙壁张贴可爱的卡通图片,在病床、桌子上放置喜欢的画册、儿童书籍、生日贺卡、卡通贴画;通过电视为患儿播放儿科健康宣传片及动画片,在病区设儿童活动室,在儿童可触及或视线范围内放置玩偶、玩具等,让病区充满童趣;墙壁及床单尽量选用儿童喜欢的浅色,减少对白色的恐惧感;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和医务人员,减少陌生感,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陌生感,安心配合治疗[2]。

    1.2.3 心理护理 不同年龄的患儿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不同,心理需求也不同,拟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患儿年龄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难免出现紧张和恐惧,以及抑郁、焦虑等行为。充分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开导,及时与患者进行交 流和沟通,使患儿快速适应住院环境,融入环境中,减少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3];认真观察患儿情绪状态,通过微笑、抚摸,照顾、关爱、爱抚患儿,动作轻柔,语言和蔼,帮助患儿洗脸、刷牙、换衣服等简单事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肯定,配合治疗时加以称赞,或者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让患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讲解治疗方法、不良反应、服药禁忌;经常安慰、鼓励家长,消除不必要的担忧、焦虑情绪;进行饮食指导,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他们的配合和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从而加快疾病的康复[4]。

    1.2.4 穿刺护理 护理人员按时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操作技能锻炼,提高穿刺水平,和患儿保持轻松愉快地交流,分散患儿注意力,提高其配合度,提高穿刺成功率。鼓励患儿配合治疗,预防脱管、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5]。

    1.2.5 皮肤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减轻发热症状,保持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帮助患者擦身、更衣、勤更换床单被褥,避免皮肤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适当运动。

    1.2.6 饮食护理 科学调整日常饮食,平衡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纤维素食物,为豆类、鱼、蛋类、蔬菜、谷物及水果等。结合患者体重、身高、营养状况,计算摄取热量标准,制订饮食计划,做得营养均衡。

    1.2.7 完善护理制度 (1)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2)实施排班制度,加大中午时段与夜班的护理力量;实施责任包干制,实施全程、连续护理。(3)简化填写各项护理文件、出入院流程,节省时间,提高效率。(4)坚持“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和患儿监护人進行交流,不断总结、改进护理中的问题,提升护理服务质量[6]。

    1.2.8 按摩护理 (1)对于伤风感冒、鼻炎的患儿可进行穴位按摩,取坐位或仰卧,以拇指推擦印堂穴1 min,按摩合谷穴位可以预防伤风感冒,治疗头痛、口干、流鼻血、咽喉痛等,但按摩时刺激要适当。(2)对于其他患儿可进行气泡浴按摩,1次/周,能够清洁身体,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1.2.9 健康教育 对患儿及监护人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学习讲座、座谈会,以及在病房走廊上张贴精美画报,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内容包括儿科常病类型、发病季节、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注意卫生,注意病从口入[7];合理按时用药,提高服药依从性,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做好出院指导,包括日常护理、按时服药、适当运动,注意休息、睡眠充足等方面,定期电话回访,了解病情进展,调整用药方案,促进早日康复。, 百拇医药(李金凤)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