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7期
编号:13236384
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与T分期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下肿瘤体积的大小对局部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鼻咽癌初治患者69例,在调强放疗前先行磁共振增强检查,扫描的图像传输到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计算出肿瘤体积。将所有患者按体积大小分为V2(<10 cm3)、V2(10~25 cm3)、V3(26~50 cm3)、V4(>50 cm3)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再行磁共振增强检查,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按照国际抗癌联盟2009年分期标准:T1(7.785±3.175)cm3、T2(9.968±5.873)cm3、T3(16.628±12.642)cm3、T4(25.715±21.507)cm3。T4期体积和T1、T2、T3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2组、V2组、V3组、V4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24%、65.2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体积很可能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重要因素,在肿瘤分期中应该给予重视。

    【关键词】 鼻咽癌; T分期; 肿瘤体积; 调强放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8.7.0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7-0058-03

    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中肿瘤最大直径是原发灶分期的标准之一,肿瘤体积与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之间存在着联系,肿瘤体积大小有可能直接影响到预后[1-4]。而鼻咽癌的T分期则是建立在是否侵犯相关解剖位置的基础上,对肿瘤体积大小没有相关的标准。笔者通过计算机软件测量出鼻咽癌原发灶肿瘤体积,探讨与T分期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科室2009年3月-2012年9月初治鼻咽癌患者69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56例,女13例,年龄19~76岁,中位数45岁。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2009年分期标准:T1期6例,T2期33例,T3期15例,T4期15例;N0 5例,N1 19例,N2 33例,N3 12例;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35例,Ⅳ期27例。

    1.2 方法

    1.2.1 MR检查 采用型号SIMENS MAGNATOM 3.0T的MR在放疗前和放疗后3个月各做1次MR扫描。磁共振成像序列:横断位T1快速自旋回波(Axial T1 FSE,TR 340 ms,TE 11.5 ms)、 矢状位T1快速自旋回波(Sagital T1 FSE)、 横断位T2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Axial FSE T2fs)、 冠状位短T1时间反转恢复(Coronal STIR)、横断位脂肪抑制T1快速自旋回波增强(Axial T1 FSEfs + Gd)、 冠状位T1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增强扫描(Coronal T1 FSEfs+Gd)六个序列。扫描范围:从颞叶中部到胸廓入口。扫描平面:冠状位与第3颈椎平行,轴位与第3颈椎垂直。 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商品名:马根维显;生产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扫描参数:层厚5 mm,层距6 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2~4次。将放疗前MR图像传送到Philips Pinnacle3 9.2 TPS系统,根据肿瘤侵犯范围勾画出计划靶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由TPS计算出所勾画的体积。体积计算:逐层勾画鼻咽肿瘤范围时,TPS会自动标示相应区域面积(A1,A2,A3,…,An,单位:mm2),如MRI重建层厚5 mm、层间距为1 mm,根据下列公式即可计算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V =(A1+A2+A3+…+An)×6/1 000。在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T分期框架内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将所有患者按体积大小分为Vl(<10 cm3)、V2(10~25 cm3)、V3(25~50 cm3)、V4(>50 cm3)组。放疗后3个月复查MR图像根据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标准(Recist 1.1)。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所有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淋巴结(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短直径必须减少至<10 mm;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靶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至少3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测量的靶病灶直径之和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相对增加至少20%(如果基线测量值最小就以基线值为参照);除此之外,必须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增加至少5 mm(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也视为疾病进展)。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靶病灶减小的程度没达到PR,增加的程度也没达到PD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研究时可以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作为参考。

    1.2.2 放疗和化疗

    1.2.2.1 放疗 采用Varian 23EX直线加速器实施全程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根据ICRU50和62号文件规定靶区:在TPS医生工作站(Varian Eclipse exteral beam planning 6.5和Pinnacle 9.2)采用MR和定位CT图像融合,逐层勾画靶区,鼻咽大体肿瘤靶区(GTVnx)和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根据CT及MRI显示的原发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边界勾画;临床靶区1(CTV1)包括GTVnx外扩5~10 mm,临床靶区2(CTV2)包括CTV1外扩5~10 mm、GTVnd及其所在的和需预防照射的淋巴引流区, CTV1和CTV2具体外扩距离根据每个病例具体情况,参考周围组织结构而定,在接近脑干、脊髓方向勾画时均相应缩小至GTVnx和CTV1外2~3 mm;计划靶区(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根据我院摆位误差各靶区各方向均匀外放5 mm[5-6];危及器官勾划脑干(≤54 Gy)、脊髓(≤45 Gy)、垂体(≤50 Gy)、颞叶(≤60 Gy或1 cc≤65 Gy)、腮腺(≤26 Gy) 双侧腮腺单独评价(V30≤50%)、颞颌关节和下颌骨(≤70 Gy或超过1cc≤65Gy)、视神经(≤60 Gy)、晶状体(≤9 Gy)等。放疗剂量为2.10~2.25 Gy/d,5 d/周,鼻咽原发灶GTV总剂量为70 Gy/32次,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总剂量为66 Gy/32次。, 百拇医药(朱鹭超 傅丽蓉 吴琼 林勤)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