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28期
编号:12784436
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价值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7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4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和分析各种方法在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X线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67.11%,CT为90.79%,纤维支气管镜为92.11%,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肺癌初诊筛查中,可将胸部X线放在第一位,CT和纤维支气管镜作为进一步检查,这对提高临床对肺癌的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肺癌; X线计算机; CT断层摄影术; 纤维支气管镜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05-03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确切病因还不明确,目前公认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因素及机体免疫状况有关。在CT检查方法问世以前,传统X线检查是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方法[1]。自从CT应用以来,胸部CT扫描已成为肺癌影像诊断中有价值的检查方法,CT可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对于周围型肺癌,CT扫描可用于瘤体的发现、鉴别诊断、判断较大周围型肺癌的胸壁侵犯及胸内转移。对于中央型肺癌,CT扫描可以发现肺段支气管因肿瘤而产生的管腔狭窄及胸片上不能显示的肺内轻微阻塞性病变,判断肺癌沿支气管纵向和横向蔓延的范围,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还可以发现胸膜面上的小的转移病灶及少量胸水。肺癌的CT诊断以影像为根据,因而有一定限度,发生误诊是可以理解的[2]。缺乏CT诊断经验者的误诊率甚至可以超过传统X线,这不属于CT的限度。影像学无法确定肺癌的病理类型,仅按病变的部位分为中央型肺癌(肺门型)、周围型肺癌和弥漫型肺癌。以往强调的“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等在诊断肺癌上无绝对特异性,而空气支气管征等也并非仅见于良性病变,须根据各方面的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可通过动态随访、抗感染治疗和穿刺活检等帮助诊断[3],而近几年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本文分析76例肺癌患者三种影像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7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已经过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肺癌,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45~80岁,平均(53.9±9.2)岁;病理类型主要为肺鳞癌和肺腺癌,其中鳞癌41例,腺癌35例;病变直径0.9~7.2 cm,平均(2.3±0.6)cm。选取同期44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46~81岁,平均(52.7±6.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胸部X线机采用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X射线机。具体操作为:按照常规的摄片方法对胸部进行正、侧位拍片,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加做斜位片。

    CT检查机器采用由美国GE公司256层螺旋CT机,所有患者在增强扫描前进行常规的肺部平扫,当发现病灶所在部位后在进行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过程:应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从肘部主要静脉静滴入体内经肘正中静脉,计算和记录患者体内病灶的强化程度,具体计算方法为病灶增强扫描时达到的高峰CT值减去患者病情平扫时的CT值。

    纤维支气管镜仪器选用Olympus BF-1 TR型,配件为配套组件,由笔者所在医院主任医师按照常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根据需要采取刷检或活检。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对比

    X线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67.11%(51/76),CT为90.79%(69/76),纤维支气管镜为92.11%(70/76),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诊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胸部CT的检查率最高,而中心型肺癌则以纤维支气管镜的检出率最高,胸部X线在肺癌的检出率超过60%,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肺部良性、恶性病变三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

    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X线为70.83%(85/120),CT为86.67%(104/120),纤维支气管镜为94.17%(113/120)。CT高于X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7,P<0.05);纤维支气管镜高于X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81,P<0.05);纤维支气管镜虽高于C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67,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影像诊断虽然在肺癌诊断中占重要地位,但也只是临床检查的一部分。因为任何影像检查(普通X线、CT、磁共振、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等),在发现病变和定性诊断中都有一定限度[4-6]。影像检查前了解临床情况可加强检查的目的性,并有助于鉴别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多因传统X线检查发现病灶,当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时应进行胸部CT扫描[7]。中央型早期肺癌因痰中已发现癌细胞,但胸片及大气管体层均未发现病变或仅发现可疑病变时应进行胸部CT扫描。经胸部CT检查发现周围型早期肺癌较中央型早期肺癌多,因而胸部CT对于周围型早期肺癌的诊断经验远较中央型多[8]。中央型早期肺癌胸部CT扫描,可以发现胸片上未显示的肺段以下的轻度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这些改变有时胸片不能发现。CT扫描还可发现肺段支气管狭窄和支气管管腔闭塞,薄层扫描有助于确定肺段支气管病变。周围型肺癌大多数CT表现为等于或小于2 cm球形病灶。, 百拇医药(韩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