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2期
编号:13121416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期
     【摘要】 目的: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22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其中对照组12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2例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126例患者均出现了上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以及皮肤损伤,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102例患者上述三项不良反应明显减轻,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中上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以及皮肤损伤发生频率较高,结合上述不良反应,通过针对性预防护理可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降低不良反应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中晚期鼻咽癌; 放疗; 联合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3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137-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2.069

    作为最为常见的肿瘤疾病鼻咽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中30~50岁年龄段群体发病几率较高,男性患者居多。鼻咽癌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1]。鼻咽癌的治疗主要以放疗为主,中晚期患者化疗亦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放化疗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受限,体质下降,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并对正常治疗带来一定阻碍[2]。笔者所在科室对2013年

    7月-2014年6月收治的22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22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2013年7-12月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6月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68例,女60例,年龄32~68岁,平均(52.3±5.9)岁。所有患者经组织学以及细胞学检查均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根治性调强放疗,同时接受奈达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并行TP方案辅助化疗2周期。化疗期间均予化疗辅助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体检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若发现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且白细胞数量降低即需要给予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若发现患者存在血小板数量降低情况应该给予患者重组人白介素-11与皮质激素进行支持治疗,以此让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状态。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观察标准采取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肿瘤治疗研究协作组制定的急性期及晚期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126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情况,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患者上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以及皮肤损伤最为严重,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情况,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上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以及皮肤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鼻咽癌症状分析

    鼻咽癌主要发生在鼻咽部咽隐窝和顶前壁,其病灶形态包括多种,主要又分为可呈结节型、溃疡型、黏膜下浸润型,大多数病灶为低分化鳞癌。鼻咽癌临床症状类型较多,鼻部症状常表现为血涕,主要是由于原发癌突破表面黏膜导致,鼻分泌物存在血丝以及血块。癌晚期会存在大量出血情况,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耳部症状是由癌肿扩展堵塞或压迫咽鼓管导致从而造成中耳炎,同时会引发耳鸣,受到上述症状影响会使得患者出现听力下降[4]。若鼻咽癌较为严重时会引发脑神经症状并造成颅底骨质受到破坏。癌转移主要以淋巴结转移为主,若仅在鼻咽一侧出现原发癌,一般会向同侧淋巴结转移,然后再向对应侧转移,一旦出现远端转移则表明患者病情十分严重,主要以偏骨转移最为常见,相关研究表明,超过一半鼻咽癌死亡患者均存在远端转移。

    3.2 鼻咽癌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中,笔者所在科室对2013年7-12月间收治的126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患者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以及皮肤损伤症状,其发生率为100%,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鼻黏膜炎、唾液腺损伤也是高发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分别为87.3%、87.3%,与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血红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以上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5]具有一致性。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组别上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皮肤损伤

    观察组(n=102)51(50.00)42(41.18)43(42.16)

    对照组(n=126)126(100)126(100)126(100)

    字2值12.6213.6213.32

    P值0.000.000.00, http://www.100md.com(李宏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