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2
编号:13658022
浅析临床护士分层使用的重要性(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2
     【摘要】 结合目前我国医院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的现状,并参考国外临床护士分层使用的情况,提出了优化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的若干对策,并阐明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分层使用;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2-0149-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患者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需要大力整合护理人力资源,因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好坏和效率高低。现阶段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十分紧缺,与此同时我国医院对护士实行较为简单的“一勺儿烩”使用制度,较少考虑学历、职称、职务等因素的差别与影响,让护士承担相同或相近的责任与义务,未能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1]。实施临床护士分层使用可以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充分、全面发挥各层级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满足患者更高层次的需求[2]。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优化护理分层,是一个值得探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百拇医药
    1 我国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的现状

    1992年,中华护理学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了关于护理体制改革的会议,提出全国各家医院都要推行临床护士按职称上岗的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护理技术职称序列,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初、中、高级护理技术职称人员构成的临床护理队伍。同时,国家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有机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3]。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护理高等教育长时间中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分层使用的推广范围和力度还远远不够,效果也很不明显,更谈不上形成完善、统一的体系。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护理学科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大专、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的护士,形成了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为临床护士更进一步的分层使用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4]。

    2 优化临床护士分层使用的对策
, 百拇医药
    2.1 加大护理继续教育的力度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由于对护理教育的错误判断,停办了护理学科的高等教育,只是开办了护理中等专科教育,使中国的护理教育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乃至于亚洲很多国家[5]。目前,我国的临床护士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在医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需要大力开展护理继续教育,选用具有高层次理论水平和丰富护理经验的专科带教老师,并结合临床护士自身的岗位需求与特点,选择多形式、全方位的合适方式,加大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力度,着力培养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护士自身不断地成长[6]。

    2.2 建立合理的护士分层框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建立明确的护理人员分层使用框架。与我国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在临床护士分层使用的问题上研究更早、更完善。例如:美国护理行业将护士分为5个等级,分别如下:辅助护理人员、登记护士、注册护士、高级临床护士和护理行政管理,其中,高级临床护士又分为专科护士、开业护士、护士助产士和护士麻醉士等4类,并严格规定各层护理人员相应的准入标准和工作内容。英国护理行业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因素,将临床护士详细划分为8个等级,制定出详细的准入标准与工作职责。在新加坡,护理行业也有自己独立的分层使用制度,把护理人员分为注册护士、助理护士和护理员3个级别,各个级别的护士分工明确,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7]。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任小英等就提出了将我国护理人员分为5个级别的分层使用框架体系,分别如下:护士Ⅰ级(工作3年内)、护士Ⅱ级(工作3年以上)、护士Ⅲ级(护师)、护士Ⅳ级(主管护师)以及护士Ⅴ级(副主任护师或主任护师)。这种分层使用框架的建立充分利用了我国现有的职称体系,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护士分层使用方法。鉴于我国现阶段临床护士十分紧缺的现状,可增设助理护士一项,辅助做一些基础护理方面的工作[8]。
, 百拇医药
    2.3 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护理人才

    高学历的护理人员在校期间会系统地学习解剖、组胚、生理、病理等医学基础课程,也会学习医用物理、有机化学、医学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更会深入学习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护理专业课程,所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临床护士在理论知识、科研、教学以及评判性思维等方面较之于只接受过中职教育的临床护士存在明显的优势。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力度,不仅可以大力整合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更对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优秀护理人才起到推动的作用[9]。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正蓬勃发展,已经不只是单一的中职教育,逐步发展为中专、大专、本科以及研究生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

    2.4 建立独立的专家评审体系

    为了落实所在医院临床护士的分层使用情况以及明确各层级护士相应的准入标准和岗位职责,笔者所在医院需要成立由多名护理专家(副主任护师职称以上)组成的独立的评审机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护理人员等级评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督促、保证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10]。

    2.5 优化护理人力配置的结构

    1978年,卫生部提出了关于医院人员的标准配置要求,其中规定标准的床护比为1∶0.4。但是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现代医学日新月异,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有的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这样会导致很多矛盾乃至医疗、护理纠纷[11]。我国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特点以及对护理工作量的需求程度,尽快建立各级护理人员的相应配置标准,尽可能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确保科室的良好运转,满足患者的需求。, 百拇医药(吴世芬 李东洋 周艳萍 高文 刘艳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