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1
编号:13658162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吕志刚
第1页

    参见附件。

     大多数患者肿瘤Tomita为Ⅰ型,即肿瘤仅累及前方的椎体区,且为孤立的病灶,临床可采用刮除手术(前路椎体切除术)将椎体直接切除,经前路手术有助于充分显露脊柱前侧,可有效清除转移瘤病灶,进而充分减压神经,恢复椎间高度[11]。术中联合植骨内固定术,不但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肿瘤压迫彻底减压,而且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对脊柱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防止对脊髓的压迫,同时可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活动性,适用于肿瘤侵犯椎体及3个以下椎体受累的病灶[12-13]。

    由于脊柱外科手术显露困难,且病灶周围结构较复杂,既往采用姑息手术和刮除手术的局部复发率相对较高,因而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整块切除手术(前后联合及全脊椎切除术),用整块切除技术将全脊椎切除,通过对肿瘤病灶边缘或广泛切除,可彻底清除转移瘤病灶,以此减少临床复发,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14]。然而,对肿瘤、椎体及附件进行整块切除,相较于前两种术式,尽管减压和切除病灶效果明显,但术后并发症较高,亦会影响生存质量,为此需慎重选择该术式[15]。另外,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有全脊椎切除的手术指征,但不能完全将椎体及附件切除的患者,可行瘤内刮除或分块全脊椎切除,也可有效切除肿瘤,改善临床症状,但分块切除时,手术器械反复进入肿瘤组织,可能使肿瘤细胞对周围局部组织及血液造成污染,致使术后局部复发率增高,因而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16]。

    根据单发或多发转移及有无神经功能损害和脊柱失稳,并于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后,对脊柱转移性肿瘤开展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切除病灶,解除肿瘤对神经的压迫,并配合内固定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