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0
编号:13659027
局麻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屈庆元
第1页

    参见附件。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存在较长时间的椎间盘退变病史,术前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腰椎稳定性下降,关节突增生、肥大,并伴有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使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继发不同程度的狭窄。因此在摘除髓核的同时,应彻底减压,并兼顾腰椎稳定性[7]。

    由于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心肺系统疾病,对手术创伤和全身麻醉的耐受性较差,因此临床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尽量简单、易行,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创伤。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有限创伤术式之一。椎板是椎管后方的骨性结构,具有保护脊髓、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作用。传统手术广泛切除椎板可起到良好的近期疗效,但由于腰椎后方重要结构破坏,远期常因失稳、甚至滑脱而出现顽固性腰痛、鞍区不适、下肢乏力等后遗症状。小切口开窗仅需咬除少量椎板,基本不破坏关节突。在摘除髓核的同时扩大神经根通道,可起到松解粘连、去除神经根压迫因素的作用,并最大限度地维持脊柱稳定性[8]。术中患者取俯卧位,椎板间隙增大,可减小椎板咬除范围,有利于保留脊柱的稳定性。采用局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的高风险,而且术中能保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辨明疼痛的神经根,避免发生节段错误、神经根损伤等问题[9-11]。

    局麻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一定的适应证,比较适用于单纯椎间盘侧方突出患者,并要求患者无椎管和侧隐窝狭窄等合并症。该术式手术创伤小,一般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切口长度在4 cm左右,术中需要借助椎板拉钩辅助暴露手术创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