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0
编号:13659005
四肢开放性骨折进行VSD引流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霍志平 付高芳 王艳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1.3.2 术后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隔20 min左右进行巡房,直到血压恢复正常。注意监测患肢血运情况、皮肤感觉、体表温度、肢端运动等情况。使用薄枕垫于患肢下方以抬高患肢,可将被子盖于支架上保证患肢不受凉。VSD的管理:持续控制负压在450~600 mm Hg,确保VSD敷料边缘没有出现漏气情况。创面敷料干燥,或者不可见液体或气体、创面液体从引流管中持续导出都说明是有效吸引;而当敷料隆起,薄膜存在液体或气体聚集,表明是无效引流,应当立刻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保持引流管内引流物的湿润,防止分泌物在干燥凝固后造成导管阻塞,及时清理创面。叮嘱患者及家属不要牵扯、挤压引流管,确保其低于创口。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记录吸引液的色泽、流量等,一旦出现血液,需马上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3.3 外固定针的护理 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外露的针孔发生感染,但过于频繁的护理也增加了人为感染的因素,同时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因此要保证护理的水平,其重点在于保持局部干燥,而不是频繁的进行消毒刺激。定期清洁换药也能有效预防针道感染,并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当患者针孔附近表现出发红肿胀、感到疼痛,大量分泌物,适当使用抗生素,用枕头将患肢抬高,保持针孔引流通畅,或进行换药操作。

    1.3.4 其他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负压,并确保处于正常吸引状态。定时巡房,确保吸引装置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引流瓶和引流管都应使用透明材质,从而方便护理人员对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在换药时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创面肉芽的生长情况,及肢体的色泽和皮肤温度的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情况,并统计其术后负压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