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8
编号:13659808
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体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5日 何菁
第1页

    参见附件。

     目前对非球面形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仍有较大差异。部分研究表明采用非球面晶体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眼视力恢复效果显著;虽然非球面晶体能够降低眼球球面像差,但其与球面晶体相比,对比敏感度和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在暗视有眩光和无眩光环境下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球面形人工晶体较非球面形人工晶体产生了较大的球差,但有研究称丙烯酸酯材料的人工晶体在调制传递函数上比硅胶人工晶体更好。因此为了更加客观的评估非球面人工晶体的意义,应加大测试抽样量,避免抽样产生的误差,保证其他技术参数的一致性。本组研究则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3 mm和5 mm瞳孔直径时角膜、晶状体及全眼高阶像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非球面人工晶体对改善患者视觉质量要明显优于球面组。

    虽然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相对于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具有显著优势,但是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其中对于角膜无正球差者,临床还有建议以球面人工晶体植入为宜。术中使用非球面人工晶体时,应以囊袋中间位置为标准,对囊袋结构不完整、术中撕囊不规则以及悬韧带因各种原因无法有效提供支撑以及存在有明显的囊袋收缩等患者,其可能会出现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偏离或者倾斜,所以临床上不建议植入具有负球差性能的非球面人工晶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