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8
编号:13659812
不同治疗方式对晨峰式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观察与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5日 杜伟 刘永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检测方法

    24 h动态血压值:于服药前、服药4周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测定,嘱咐患者可进行日常活动,但禁止剧烈活动。具体方法:使用CB-1804-B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日间每30分钟测量一次、夜间每1小时测量一次,8∶00~24∶00的血压作为日间血压、24∶00~8∶00作为夜间血压、8∶00~12∶00作为清晨血压,计算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舒张压(24H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晨峰血压(MBPS)程度、清晨平均收缩压(mMSBP)及清晨平均舒张压(mMDBP)等。

    1.4 降压疗效判定标准

    标准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评定疗效。显效:舒张压下降到正常标准,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未达到正常标准,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值为10~20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舒张压未达到正常标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值<10 mm Hg。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MSBP、24HMDBP、nMSBP、mMSBP、mM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B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