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7
编号:13661670
恶性肿瘤常规剂量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7
     重度骨髓抑制以粒细胞减少为主,孙燕教授在化疗引起血液急症里提到:白细胞减少<1.0×109/L,,特别是粒细胞0.5×109/L,持续5 d以上,发生严重细菌、霉菌或病毒感染大大增加,可高达90%以上,且病情危重[3-4]。国内权威性专家写到:G-CSF是目前应用应用于粒细胞最广泛的药物。可用于肿瘤放化疗骨髓抑制造血功能的回复[5]。本研究显示,粒细胞减少者33.3%伴发热,有报道伴发明显感染严重的局部及全身感染并存,容易继发脓毒血症,导致死亡,过去死亡率曾高达70%~90%,近年来由于积极而正确地使用抗生素,死亡率已明显降低[6]。

    大部分化疗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因为骨髓抑制作用而严重影响造血功能,不但会明显降低白细胞的数量,也会同时引起血小板降低,常见的以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物有卡铂、健择、亚硝脲类等,丝裂霉素。除了抑制骨髓作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以外,这些药物还可以直接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

    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应首先停用相关药物。一般在停用化疗药物后会逐渐纠正,不需要另行应用药物治疗。严重的血小板降低患者应绝对休息,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水平,防止出血。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倾向,应积极给予预防。严重出血者可应用造血生长因子和输注血小板,细胞因子IL-11和血小板生成素(TPO)可提升血小板量,血小板低于(20~40)×109/L时且伴有出血时因考虑输注血小板。癌症患者最常出现血小板减少,原因多来自化疗,大面积放疗等所致的骨髓抑制,血小板低于20×109/L时,皮肤黏膜、脑膜及颅内出血明显上升[7]。在本研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28例,16例伴有不同程度出血,但多为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血小板低于10×109/L 8例,最低为2×109/L。2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脑出血,其中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不升,可能产生了血小板抗。关于血小板低下输注血小板的时机,有专家认为在血小板低下合并致命性出血时输注较恰当,因输注血小板有产生同种免疫可能[8]。在实际工作中,因血小板低下所致的致命性出血具突发性,成分血申请需一段时间。国外报道Ⅳ度血小板减少时亦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维持在20×109/L以上[9]。鉴于化疗可引起致命性血小板减少,输注血小板需要到血站申请,加之血小板寿命短,输注后有效止血时间不足3 d,积极开发有效的促血小板生成素,会更有效的治疗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以减少化疗所导致的血液系统严重并发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

    [2] Kuderer N,Dale D,Crawford J,et al.Mortality,morbidity,and cost associated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in adult cancer patients[J].Cancer,2006,106(10):2258-2266.

    [3]王良绪.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911.

    [4]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6.

    [5]张之南.协和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590.
, 百拇医药
    [6]陈国伟.高级临床内科学[M].上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89.

    [7]陈东.临床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1.

    [8] Boxerl,Dale Dc.Neutropenia:causes and consequences[J].Semin Hematol,2002,39(2):75.

    [9] Herbrech R,Denning D W,Pateerson T F,et al.voriconazole versus amphotericin B for Primarry therapy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J].N Engl J Med,2002,347(6):408-415.

    (收稿日期:2014-05-19)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王复字 杨波 徐艳 孟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