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5
编号:13663138
高血压脑出血80例内科疗效及并发症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5
     【摘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80例内科疗效及并发症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经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5.0%。治疗期间,肺部感染者5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者48例,并发中枢高热者12例。80例患者住院时间6~45 d,平均住院时间为(26.4±0.8)d,出院时完全性偏瘫的患者有6例,不完全偏瘫的患者13例。结论:出血量较少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内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外科技术薄弱的基层医院进行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内科治疗; 疗效;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5-0132-02

, 百拇医药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1]。好发于寒冷季节,对患者危害极大,容易引起三偏,失语,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生命体征紊乱,严重者可出现枕骨大孔疝,危及生命[2]。因此,急需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基层医院外科技术薄弱只能应用内科治疗的情况下更需要寻找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研究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0例内科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50~60岁,平均(55.0±1.2)岁,均经脑部CT诊断确定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且出血量均低于30 ml。80例患者中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患者20例,其他患者在入院的时候血压高达150/90 mm Hg以上。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30 h,平均为(10.4±0.7)h。符合内科保守治疗的标准:脑桥、大脑皮质下、壳核或基底节区出血量≤30 ml,小脑、丘脑出血量≤10 ml;血肿直径较小;患者年龄过大,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脑出血病情轻微(意识清楚至昏睡,不完全偏瘫),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深度昏迷,完全偏瘫,不宜手术治疗)者。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对于过度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量的给予镇静药物,密切观察,防止消化道出血,对于出血的患者及时纠正治疗。加强口腔护理,及时吸取口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留置导尿管,及时冲洗膀胱,昏迷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静脉血栓的发生。病危的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对脑出血进行止血和适当活血治疗,防止血栓。选择20%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降压的同时检测颅内压和血压,维持脑灌注压>70 mm Hg,注意检测尿量、电解质和心肾功能。当血糖>14 mmol/L,给予50 U普通胰岛素,胰岛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中,1 ml/min的速度进行注射,平均每小时降低血糖3.3~5.6 mmol/L,血糖降到14 mmol/L时,给予5%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按照每3~4 g糖加用1 U胰岛素的比例静脉滴注,直至降低血糖到正常范围。在住院期间,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及心理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位置、运动、吞咽、语言等的锻炼治疗。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高血压脑出血症状基本消失,无后遗症;显效:高血压脑出血症状改善明显,有轻度肢体、语言障碍;有效:高血压脑出血症状有改善,有中度肢体、语言障碍;无效:高血压脑出血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2 结果

    经过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5.0%。治疗期间,肺部感染者52例,并发应激性溃疡者48例,并发中枢高热者12例。80例患者住院时间6~45 d,平均住院时间为(26.4±0.8)d,出院时完全性偏瘫的患者有6例,不完全偏瘫的患者13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程进展迅速,临床上以突然的头痛、眩晕、呕吐、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其主要表现,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对患者的生命有很大的威胁,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3]。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理基础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底小动脉病理性改变,其管壁上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引起血管壁的强度的减弱,导致血管局限性的扩张甚至会形成微小动脉瘤,在过度脑力、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因素的诱发下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往往无前期预兆,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呕吐、躁动、嗜睡、昏迷、偏瘫、瞳孔改变,甚至呼吸障碍、血压升高、脉搏减弱,临床症状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常见出血部位有桥脑、大脑基底节、小脑、脑叶、脑室等,根据临床症状和脑CT、MRI扫描就能对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有无脑室穿破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进行准确诊断。高血压脑出血多为暂时性的出血,出血病灶的扩大大多在发病6 h内,最经常在发病开始到发病3 h,多数患者在无凝血机制异常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停止出血。但是会出现血肿、血浆物质等导致出血后的脑损伤,所以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减轻血肿对患者的压迫性损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6]。
, 百拇医药
    现阶段临床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不同情况下的治疗方法效果有很大差别。本文对80例脑出血进行保守的内科治疗,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CT是确诊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诊断意义非常重大,所有患者就诊时首选要对其进行脑部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可能与生活压力大、运动量过少以及患者营养过剩有关。(3)患者发病前无论有没有高血压病史,发病的时候血压均显著升高,并且升高的速度很快。(4)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多数伴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现象,因此早期应用适量的甘露醇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以及中枢性高热的患者较多[7-9]。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出血量较少≤3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保守的内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应用在外科技术薄弱的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龙飞,程远,马颖,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早期再出血率的相关性[J].当代医学,2011,18(16):26-28.

    [2]彭俊,刘阳,范秀云,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10(2): 138-141.

    [3]张洪,柳建,陶建坤,等.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0,17(12):4-5.

    [4]代鲜鸽,别小宁,徐翠玲,等.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17-19.

    [5]邹伟,李丹,于学平,等.针刺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9,27(5):104-105.
, 百拇医药
    [6]郑毅,徐学君.高血压脑出血病理及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4):385-387.

    [7]张嘉锋.高血压脑出血80例内科疗效及并发症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2):100-101.

    [8]岳高峰,黄梅,张莲菊,等.内外科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西南军医,2009,11(6):27-28.

    [9]刘珊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48-49.

    (收稿日期:2014-05-27)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汤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