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9
编号:13672843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5日 刘志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在本次研究中,在放置1、2 h后,5个血液标本的血糖变化不大,各标本间及与1 h和2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个血液标本在放置3、4、5 h后,血糖浓度均有明显的下降,各标本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标本在放置1、2 h后与放置3、4、5 h后的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可见随着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血糖浓度降低就越明显。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血液样本提取后,血液中红细胞还可以继续存活,并通过酵解血糖获得能量,因此随着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红细胞酵解的血糖量就越多,使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不断降低。因此,在进行血糖定量测量的过程中,在血液标本采集后2 h内检验,是保证血糖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曹爱国[3]认为在临床中采集血液标本后,红细胞还具备酵解葡萄糖的作用,从而导致血液标本中的血糖浓度不断降低,因此进行血糖测定时,对血液标本的处理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随着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不断延长,血液浓度还会不断降低,但下降的幅度则越来越小。出现该现象主要是因为血液标本开始凝固,造成血块下降,使分离出血清与红细胞接触面不断减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