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9640
公立医院2012—2013年上半年精神药品用药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钟运香 黄卫娟 罗文娟 王志威 郑武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2显示,公立医院精神药品的销售数量逐渐上升,2012年下半年是2012年上半年的1.04 倍,2013年上半年是2012年下半年的1.24倍。主要表现在片剂的销售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阿普唑仑片、地西泮片和苯巴比妥片三种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镇静药和抗焦虑药能减轻焦虑症状,安定情绪。地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和咪达唑仑属于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而苯巴比妥属于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由于苯二氮类药物主要适应证为镇静、催眠、抗癫痫、抗惊厥,安全范围大,是目前镇静催眠的首选药,在临床治疗中已经逐渐替代了苯巴比妥类药[2]。镇静催眠药的选择应根据临床需要。有效的催眠药应具有吸收快、作用时间短、在体内清除快、无蓄积等特点。目前,大量的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苯二氮卓类药物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具有选择性高,安全范围大,对呼吸抑制小,不影响肝药酶活性等优点[3],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量上升。每半年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阿普唑仑片和地西泮片的使用数量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片的使用数量的2.5倍,反映公立医院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精神药物在临床使用较广泛,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控制此类药物的用量,对经常要求服药者,不要一概以药物作为治疗手段,尽可能了解其社会心理、人格结构等,对非药物治疗的首要原则是要求睡眠卫生[4],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都是必要的治疗措施。只有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时,药物治疗才成为首选。如镇静催眠药的使用,首先应详细询问失眠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