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呼吸系统疾病 > 小儿肺炎
编号:13720392
7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3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变化的规律。方法:分别检测72例支原体感染后的小儿(A组)和72例同期体检健康小儿(B组)的血常规,比较两组血常规的不同。结果:两组小儿的白细胞计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小儿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变化的比较,可以初步推断小儿是否感染支原体。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血常规; 感染

    中图分类号 R3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3-0184-02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为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本文观察了2012年8月-2013年3月的144例1~7岁被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的小儿血常规变化,揭示了支原体感染后的小儿血常规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支原体感染组)患儿72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阳性,男孩40例,女孩32例,年龄1~7岁,平均3.6岁,其中支原体肺炎者17例,支气管炎者40例,上呼吸道感染者15例,病程为4 d~5个月。B组(对照组):同期体检正常的小儿72例,其中男孩39例,女孩33例,年龄1~6岁,平均4岁,经过检查72例都没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1.2 方法

    对A组与B组小儿均抽静脉血进行化验,抽取静脉血(不加抗凝)2 ml进行自动血常规分析。比较两组小儿的血常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数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小儿的白细胞计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小儿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72例小儿中有3例出现血小板减小的情况,见表1。

    3 讨论

    支原体又称为霉形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是儿童期呼吸道及其它器官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它的发病机制倾向于免疫紊乱与支原体直接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这两种学说[1],肺炎支原体侵入患儿呼吸道之后,可以通过产生的H2O2与菌膜毒性成分,损伤宿主的细胞膜,从而使患儿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细胞、气管增生,最终引起患儿肺部以及呼吸道感染[2]。大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由于肺部体征轻、确诊困难,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延误病情,从而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3]。因此,早期的确诊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的治疗以及预后非常重要,但是该病的早期诊断仅仅靠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肺部体征还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的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下降,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相关。国外相关医学文献[4]有报道,支原体感染后,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却比较少。国内报道支原体感染之后,血液系统改变大多数是免疫复合物损害靶器官引起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及溶血性贫血。本文72例患儿中有3例血小板减少,但还没有发现粒细胞减少以及溶血性贫血。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有的比例很大,以前学龄儿童感染支原体比较多,但从目前临床工作来看,1~7岁的小儿支原体感染也有很多,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笔者所在医院研究了1~7岁小儿感染后血常规变化的规律,通过血常规的变化来推断小儿是否感染了支原体,并且尽快地完善MP-Ab检查,从而可以尽早地诊断支原体感染。

    参考文献

    [1]赵淑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J].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29-130.

    [2]徐桂芳,费德琼,李敏.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7):618.

    [3]柏玉森.1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9):813-814.

    [4]梁勇明,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2):2818-2819.

    [5]王永生,李晓菊,张璇.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2,3(9):161-162.

    (收稿日期:2013-04-03)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刘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呼吸系统疾病 > 小儿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