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8
编号:13726708
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段朝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烧心症状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反酸、咽部异物感、胸骨后痛等临床症状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烧心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44-02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简称RE)是指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1]。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咽部异物感、胸骨后痛等,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而必须加强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为了探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45~79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