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8
编号:13726705
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斑块结构与重构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叶勤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斑块结构与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负重构组和正重构组,依据管腔面积狭窄率分为轻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与负重构组比较,正重构组硬斑块较少,罪犯病变处管腔面积、血管外弹力膜(EEM)面积较大,斑块负荷较小,病变最大钙化弧度较小,重构指数(RI)较多,病变钙化长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硬斑块较多,罪犯病变处管腔面积较小,斑块面积较大,斑块负荷较大,病变钙化长度较长,RI较小,负重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斑块钙化在重度管腔狭窄和负重构中占多数,除在轻中度管腔狭窄可见负重构外,严重狭窄病变中也有一定发生几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斑块; 重构

    中图分类号 R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40-02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不断调整,心血管发病率逐年增多,稳定型心绞痛为其常见的类型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1]。冠心病不同类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重构类型存有差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扩张性重构即正重构多见,而负重构好发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可采用经皮腔内冠脉介入(PCI)治疗管腔狭窄,血管内超声(IVUS)对心绞痛患者血管重构与冠脉病变斑块结构的关系进行评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案[2]。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在冠脉介入治疗前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共计冠脉病变74处,其中非罪犯血管15处,罪犯血管59处;左前降支病变42处,位于右冠侧20处,左回旋支12处。依据重构指数(RI)分组,负重构组40例,RI<1.00,冠脉病变47处;正重构组20例,RI>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