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8
编号:1372669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心电图QRS波宽度与心肌再灌注不良的相关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吴方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前QRS波宽度与溶栓后心肌再灌注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实行溶栓治疗的84例STEMI患者,按标准将溶栓后病例分为再灌注良好组(A组)和再灌注不良组(B组),对所选病例进行溶栓前后QRS宽度测量。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B组患者溶栓前QRS较A组宽,溶栓后QRS缩窄量明显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QRS宽度与溶栓后心肌再灌注不良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STEMI患者溶栓前QRS波宽度可能有有助于预测溶栓后心肌再灌注不良的发生。

    【关键词】 QRS波宽度;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心肌再灌注不良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22-0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现在仍是心肌再灌注治疗以及早期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但溶栓后仍有相当患者不能恢复心肌水平再灌注,预后严重不良,所以需要早期识别及干预。QRS时限异常变化反映了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心肌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国外学者提出QRS波宽度有助于判断心肌再灌注不良的发生[1]。为此,笔者观察了84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的QRS宽度在溶栓前后的变化,以探讨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发病6 h内接受溶栓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例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束支传导阻滞、肺心病等。

    1.2 方法

    1.2.1 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吸氧、镇静、止痛、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应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嚼服肠溶阿司匹林0.3 g。尿激酶按2.2万U/kg,半小时内静脉滴入,2 h后观察如无出血迹象,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12小时皮下注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