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275
应用视网膜电图评估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功能改变(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2期
应用视网膜电图评估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功能改变,on-off反应,周边视网膜
     【摘要】 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6.00D,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遗传性致盲病。表现为儿童学龄(前)期出现近视,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而检测、监测其视网膜功能改变及异常定位,对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视网膜电图特别是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应用,为早期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将主要就视网膜电图在评估高度近视视网膜功能改变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网膜电图; on-off反应; 周边视网膜

    中图分类号 R7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2-0151-03

    最早通过全视野刺激器诱发,从角膜记录到的人视网膜电图(ERG)是全部视网膜细胞产生的一簇反应。1934年,Granit首先阐明了ERG主要成分的细胞起源,即a波起源于感光细胞,代表光感受器的电反应,b波起源于Muller细胞,代表了内核层的电活动,此后临床ERG得到了提高和发展。虽然多焦ERG各成分的起源尚未完全明确,但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在短时间内客观的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及对视网膜功能异常进行定位;而且通过变换多焦刺激条件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