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70902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刘长军 李洪松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并经临床最后确诊的2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于确诊前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检查图像由影像科心胸组两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非双盲阅片。结果:全部病例CT诊断结果均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相符,其中26例清晰显示ADA的范围及分型、真假腔、内膜片等病变的细微结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起始和终结部位及破裂口位置,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64排螺旋CT;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6-0044-0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 aneurysms,ADA)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以往通过主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但其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故现今多应用CT对患者进行诊断。其已成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本文对2009年7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并最后确诊的2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于确诊前行64排螺旋CT胸、腹主动脉增强扫描。其中男23例,女4例。年龄37~81岁,平均53岁。临床主要症状为突发性胸腹部、背部剧痛,胸闷、气喘或肢体疼痛,自发病至CT检查时间为最短40 min,最长6 h,平均3.5 h。

    1.2 仪器及方法

    CT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型多层螺旋CT机及随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随机双筒高压注射器。平扫后经肘静脉用随机专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碘佛醇100 ml,注射速度2.5~3.0 ml/s。管电压120 kV,电流250 mA,层厚5~10 mm,螺距1~1.5 mm,延迟时间为17~25 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