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5
编号:13741525
14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临床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5
     【摘要】 目的:探讨与总结原发性气管肿瘤治疗的外科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160例,从中随机选取14例,并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手术气管取瘤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式分别有颈横切口、颈纵隔切口以及气管侧壁的切除肌瓣进行填塞修补的手术,气管环行切除的吻合手术等方式。结果: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无肺部感染,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最大的肿瘤为2.8 cm×3.2 cm×2.3 cm,肿瘤最小的为1.4 cm×1.6 cm×1.2 cm。术后半年随访,仅1例患者因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而导致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外科手术进行气管肿瘤的切除,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有效方式;此外,对于气管的恶性肿瘤,采用气管节段的切除方式较为适用;对于良性肿瘤治疗时,可采取保守术式进行,做好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对于手术的疗效与成功率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原发性气管肿瘤; 外科治疗; 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65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116-02

    原发性气管肿瘤指的是环状软骨与气管隆突之间的气管肿瘤,此疾病中,以恶性肿瘤居多,其对人体的危害大,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窒息、死亡。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早期易于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且肿瘤的生长迅速[1],因此,探讨外科手术对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160例,从中随机选取14例,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15~75岁。患者病变为哮喘2例,占14.29%,呼吸困难患者3例,占21.43%,痰中带血患者4例,占28.57%,刺激性咳嗽患者5例,占35.71%。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首先,患者进行颈胸部的X线、胸部CT以及结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检查;确诊病变部位均为颈段的气管。其次,患者均给予静脉的复合、外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气管至前筋膜,再将气管的插管送至肿物附近端的气管,给予持续的麻醉、通气。最后在全麻下采用颈横切口、颈纵隔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 结果

    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无肺部感染,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最大的肿瘤为2.8 cm×3.2 cm×2.3 cm,肿瘤最小的为1.4 cm×1.6 cm×1.2 cm,最初,多数患者被误诊患有支气管哮喘。术后半年随访,仅1例患者因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而导致死亡,其余均存活。其中患者分别出现腺癌、神经纤维瘤、鳞癌以及腺样囊性癌等不同的肿瘤病变类型。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对于原发性的气管肿瘤,采取外壳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并且气管节段的切除手术能够降低手术的风险,更好地为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是更好地进行气道重建、进行切除气管的有效方式。

    3.1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特征

    原发性气管肿瘤通常较为少见,其病变类型多样,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通常恶性肿瘤包括类癌、腺样囊性癌与鳞状上皮细胞癌,后两者均是原发气管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2],其病变快,不易察觉,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

    3.2 临床症状

    早期的临床症状有干咳、呼吸困难、少痰,随着体位的改变,伴有阵发性的咳嗽,久之,则导致喘鸣以及阵发性窒息现象的出现。患者进行X线的胸片检查时,常显示正常,待出现肺部感染或者是阻塞性的肺不张情况时才被发现。为此,常在检查之初,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但是支气管哮喘与气管肿瘤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出现呼气困难且明显,而后者则以吸气困难作为症状表现,并且还伴有呼吸道的感染。
, http://www.100md.com
    3.3 诊断方法

    对是否患有气管肿瘤的疾病进行诊断时,经常采用CT与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这两种诊断方式也是对气管肿瘤进行诊断的关键手段。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能够有助于明确气管肿瘤的形态、病理及性状,在术中及术后,还可以有效对气管的重建效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与此同时,运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时,应该慎重考虑,若操作不当则可引发患者出现瘤体脱落、窒息以及大出血等情况,因此,应该在严格的监护与准备措施完善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应用。运用CT检查,能够对气管的管腔里、外病变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例如,对于病变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的组织、解剖关系等方面可以显示得更加有立体感与清晰感,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2]。

    3.4 外科治疗

    3.4.1 气管切除的长度 因为个体的年龄、解剖、病情等情况不同以及其他的因素差异,导致了切除的气管长度是各不相同的,气管的切除长度通常在气管总长度的50%左右,大约5 cm左右。气管切除的长度约4 cm时,可直接进行吻合手术,并且在治疗上相对安全、保守;若患者的气管超过4 cm,则可以采用不同气管游离以及松解等方法进行,有效减少吻合的张力。若患者左侧的主支气管受累,不管是采用同期的双侧开胸方式、或者是采用分期进行隆凸的重建方术,手术的效果较差,因此,患者的气管下段、或者是左侧的主支气管病变范围比较广泛时,均不宜进行气管的扩大切除[3]。
, 百拇医药
    3.4.2 术式选择 应按照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有环状切除端端吻合术、窗式肿瘤切除术这两种。前者手术方式是当前常见的较为完整的进行肿瘤切除的方式。通过颈部的甲状腺手术的切口,结合胸骨的上部纵形切开入手,对于治疗青少年的良性肿瘤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恶性肿瘤或者是患者的基部良性患者较为宽大时,采用气管袖状的切除端端吻合术为主。

    3.4.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应该在拔除气管的插管之前,将远端的分泌物或者是血凝块进行清除,并及早使患者进行咳嗽的排痰以及雾化处理。部分患者痰多且不易咳出,可以借助纤支镜进行吸痰,通常不进行气管切开;重视预防抗感染的工作以及后期的治疗。适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激素以有效减轻患者出现的水肿等现象。

    3.5 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确保吻合口具备较好的血供,使游离气管的解剖长度尽量控制在0.5 cm以内;医生在缝合气管的软骨以及膜部之时,应该做到仔细认真,避免气管的纵轴扭曲现象,并使吻合口的张力有所减小。术中还应注意将患者的下颌、胸前的皮肤用粗丝线进行固定,保持颈前屈位姿势[4]。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对于患有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按照患者肿瘤的性质以及位置等实际情况,进行气管的切除,同时还应做好对气道梗阻的解除,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使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较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伟,桂鑫,王国祥,等.16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6):1222-1223.

    [2]滕寅,冉鹏,袁世璋,等.原发性气管肿11例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10,31(21):2784-2785.

    [3]潘小杰,欧德彬,林肖鹰.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9):687-688.

    [4]邵丰,许栋生,邹卫,等.外科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13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05-206.

    (收稿日期:2012-08-12) (编辑:王春芸), http://www.100md.com(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