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3
编号:13742766
日间病房输液流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规范化流程管理(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3
     【摘要】 目的:分析日间病房输液流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方法:规范操作流程,认真执行医嘱,确保治疗单转抄正确;实行输液分诊护士首接负责制;实行接药、配药、输液三关查对,反问式查对姓名;动态、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床(椅)边工作制,加强巡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实行责任包干制;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工作。结果:安全隐患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减少。结论:日间病房输液流程采用规范化管理后,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日间病房输液流程; 护理安全隐患;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3-0054-02

    笔者所在医院日间病房主要承担着门诊、急诊、成人输液、儿童输液的治疗任务,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时间短、病种多且杂、环节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因素[1],近年来输液人数逐年上升,输液患者随机性强、流动性快,用药方面则表现为新药层出不穷、药物种类繁多且规格不一的特点,儿童输液患者哭、吵、闹,护理压力较大,护理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为了确保日间病房输液安全,笔者所在医院对护理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并规范化流程管理,确保了患者输液安全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输液流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环境因素

    日间病房输液量大,来往人员多且人员活动频繁,环境嘈杂,长时间的噪声干扰人的听觉系统,造成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纠纷与差错[2]。

    1.2 医生因素

    部分医生开具的门诊病历内容过于简单,治疗单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药名书写不够规范;对一些新药的规格、用法缺乏了解;不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3];向电脑输入过程中将药名、剂量、用法录入错误,导致病历与治疗单不符。

    1.3 药房因素

    药剂师发药时未仔细核对,对多种药物应用的配伍禁忌、用法剂量把关不牢,时有发错药、少发药、多发药、药物剂量与病历不符等现象发生。
, 百拇医药
    1.4 患者因素

    1.4.1 日间病房急危重患者集中,且多为初诊患者,往往情绪焦虑,耐受性差,不易管理。患者依从性差,不能较好配合医院治疗。

    1.4.2 患者经过挂号、就诊、交费、取药诸多流程后,希望优先得到治疗。但是高峰时段不能满足每名患者要求,护士言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患者不满,产生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1.4.3 部分患者缺乏医学常识,有的患者不遵守药物皮试试验的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擅自调快输液滴速,或私自带走输液,患者发生病情变化不能得到及时救治。部分患者私自调换座位和床位,易造成输错液体或加错药物的现象。

    1.4.4 患者听错姓名。日间病房患者随到随输,流动性大,部分患者拿别人的医保卡就医,姓名与治疗单不符,导致护士查对姓名时,对自己的临时姓名反应错误,还有部分老年患者反应差,听觉不灵敏,没有听清楚就随便答应。这些都给护理安全工作带来了隐患。
, http://www.100md.com
    1.5 护士因素

    1.5.1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输液患者病种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专业知识。需要护士有较全面的疾病知识,当前笔者所在科低年资护士居多,轮转频繁,临床经验欠缺,对患者病情评估缺乏预见性,缺乏急救经验及正确的判断能力,与患者家属交流时不注重沟通方式和技巧,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熟练,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和小儿患者,这些都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

    1.5.2 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治疗单签字不正规、字迹潦草,病情变化不及时记录。不注意保护患者权益和隐私;专业知识缺乏,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沟通不到位,对患者告知义务不落实、不尊重等。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4],而不能正确认识服务对象的权力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5]。

    1.5.3 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在药物配制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因工作忙乱未按操作流程或按定势思维方式导致贴错液体、治疗单抄写错误[6]。操作时缺乏规范性、严谨性、慎独性,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工作忙时忽略病情观察,巡视不及时。
, 百拇医药
    1.5.4 人力不足。由于输液患者随意性大,就诊的高峰期难以预料,单位时间内患者容易集中,导致护理人员配置相对不足,工作单调繁忙,容易疲劳,忙中出错机率大。

    1.5.5 服务态度有待提高。部分护士服务不够主动,对患者不够热情,解释工作不到位,回答问话时语气生、冷、硬也是导致纠纷的原因。工作的繁重和疲劳,往往会使护理人员产生不良的情绪,而且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比较年轻,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遭受的委屈不能妥善的解决和消化,情绪易于波动和感情用事[7]。

    2 规范化管理

    2.1 设立输液分诊护士

    实行首接负责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负责全面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接药,转抄治疗单,输液患者排序,安排至相应区域坐(床)位等候输液。输液高峰期时,进行合理、动态、弹性调动护理人力资源,完成日间病房输液工作,保证患者安全、快速得到治疗。

    2.2 制定规范化的输液流程

    输液分诊护士接诊患者后,核对病历、药物、配伍禁忌后,转抄治疗单后签名,药物放入接药盘后送入治疗室,治疗室配药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签名交与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输液过程中患者身份识别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外,还落实反问式查对制度和双牌号查对制度,避免同名同姓和听错姓名现象发生。接药、配药、输液三关查对制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3 改进就医环境, http://www.100md.com(曾丹 王英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