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1
编号:13742996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观察与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1
     3.5 药物治疗的护理

    制定输液计划,合理安排脱水剂与抗生素的应用时间,确保患者按时按量完成治疗。使用脱水剂时,注意输液速度;局部有无渗出、肿胀;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或24 h尿量。使用尼莫地平时,注意避光,对酒精过敏者慎用,专用一条静脉通路持续泵入,注意监测血压,如血压下降明显,低于100/60 mm Hg时,应暂停使用。对尿崩者,根据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去氨加压素的剂量。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反应,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3.6 康复疗法与护理

    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脑细胞损伤后处于缺氧状态但尚未死亡的脑细胞得到氧供,有利于组织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使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量增加,刺激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兴奋性,恢复脑干功能[2]。因此提倡早期行高压氧治疗。伴有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禁忌做高压氧。本组36例中,5例较轻者未做高压氧,另3例因病情原因,行高压氧治疗较晚,预后差。行高压氧治疗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防止出现禁忌证,并向家属交待入舱注意事项。应用脱水剂者在入舱前1 h使用,气管切开及痰多者,在进舱前30 min给予雾化吸入、拍背吸痰。另外应早期进行智能训练,每天利用查房、交接班、观察及护理操作时间,多与患者交流,指导家属在患者耳边反复讲述一些患者熟悉的人和事;给患者听一些患病前喜爱的音乐;给予痛觉、冷、暖刺激;肢体保持功能位;每天做被动运动;循序渐进,逐步训练抬肢-坐起-站立-平衡-移步等功能。
, 百拇医药
    3.7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做好口腔、皮肤、大小便的护理及各种管道的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肢体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眼部酌情用红霉素眼膏,防治角膜炎及溃疡。躁动者,可适当使用约束带保护,加床栏,防坠床及意外损伤。必要时遵医嘱给镇静剂,注意判断躁动的原因,如冷、热、饿、潮湿、疼痛、排便等不适,及时解除躁动的因素。使用加了海绵衬垫的约束带,一般不会造成患者肢体损伤。多发伤患者,做好相关疾病的护理。

    3.8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DAI患者病情危重,恢复慢,预后不良,加之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家属心理上难以承受,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熟练的护理技术做好各项工作,多与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多向家属讲解疾病有关的医学护理知识,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长期昏迷者,出院前指导家属如何管饲,翻身拍背及肢体的康复运动。条件好的,建议到康复中心去治疗。
, 百拇医药
    4 讨论

    由于CT和MRI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伤的程度,有时CT示颅内未见异常,颅内压正常,但临床状况差,体征与临床表现不吻合,这给病情的诊治带来一定的难度。临床迄今为止无治疗DAI的有效药物或措施。近年来,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DAI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性。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种检查方法的不断完善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DAI的诊治水平将会有所突破[6],相应的,在护理上难度也会越来越小。在护理本组病例过程中,存在以下护理疑难问题。

    4.1 误吸

    误吸是昏迷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组4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原因可能是食物返流,吸入气道,由于患者胃肠功能低下蠕动缓慢,致胃潴留或突然增加输入速度引起腹胀,发生呕吐所致。防治措施:(1)鼻饲前抬高床头20°~30°,检查胃管确在胃内方可鼻饲。(2)匀速注入,温度适宜。(3)鼻饲后30~60 min放平床头,病情允许时可行半卧位。(4)当胃潴留量>150 ml时应暂停注入。(5)胃管出口作一标记,防止脱出。(6)发生误吸、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头部放低,吸除气道内吸入物,并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造成严重后果。(7)对持续食物返流者,应胃肠减压并将气管导管气囊冲气3~4 ml,4 h放气一次,15 min后再冲气。(8)对需翻身拍背的患者,应给予翻身拍背后再鼻饲,或鼻饲30分钟后再翻身拍背[7]。(9)用能全力时,可使用复尔凯胃肠内营养泵(冬季加用输液加温器),恒温恒速地持续泵入,减少患者胃部的不适。
, 百拇医药
    4.2 感染的预防

    DAI患者因病情重,置入导管多,带管时间长,增加感染的几率。在病房内的操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加强防范,但比较难的是带着套管做高压氧的患者,在从科室到高压氧舱这段路上,气管切开伤口易被污染,进而造成肺部感染。目前笔者采取的措施是途中伤口覆盖双层无菌纱布,并防止被风吹走,进氧舱时换掉接吸氧管,出舱后仍盖2层,返致病房再更换一次。或在气管套管外接呼吸过滤器,进舱时取下,出舱再接上,但对于痰液过多者不宜用呼吸过滤器,否则可能影响呼吸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4.3 血管的保护

    由于大量脱水剂的应用,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加,局部易渗出、肿胀,患者躁动针头易脱出,留置针封针后因血管内压力高,针头易堵塞,反复穿刺增加对血管的损害。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局部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必要时给硫酸镁外敷;有计划地使用血管;适当制动;妥善固定;提高封针技术,防止堵塞。使用BD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目前,深静脉置管作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便于抢救和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7]。
, 百拇医药
    4.4 功能锻炼

    由于病程太久,康复遥遥无期,早、中期的被动运动与功能锻炼效果不明显,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均易丧失信心,因此必须积极的调动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能动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与社会[8]。

    参考文献

    [1]吴南,陈志.神经外科疾病分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7.

    [2]周立红.急性弥漫性轴损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疗,2001,7(10):169.

    [3]朱艳伟,李增玉.颅脑损伤合并尿崩症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2011,16(2):417.

    [4]承小平,张国霞,谭丽萍,等.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5):20.
, http://www.100md.com
    [5]杨俊华.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2(3):18-19.

    [6]张洪涛.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疗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4):111-113.

    [7]牛艳.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835-3836.

    [8]盛罗平,陈仁辉,陆林其,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98-100.

    (收稿日期:2012-08-04) (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许彩云)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