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8
编号:13744693
普外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8
     【关键词】 实习带教; 综合能力; 普外科

    中图分类号 R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8—0145—01

    临床医学生经过了4年学校理论学习后,最后1年都要到医院进行临床学习。这是医学生们在读期间的重要阶段和学习繁重阶段,需要在短短1年内轮转完内、外、妇、儿等一级学科,要把4年所学的基础理论完全应用到临床上,确实难度非常大。如何让实习生们短短1个月在普外科打好外科学基础,培养出良好的临床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 培养学生实习适应能力

    实习生从宁静单纯的校园环境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吵闹复杂的医院环境,尤其是面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和纷扰的医患关系,往往会出现胆怯,导致迷失自我,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带教老师首先负责学生熟悉科室环境,科室人员配备情况,每位人员负责职能情况,遇到困难应该找到协助解决者,不至于遇到问题乱分寸。交代清楚科室工作流程:早上开始交班→查房→开医嘱→手术(换药),每周1次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及小讲课,让他们知道科室运作流程,有相应准备,应对繁忙日常医疗工作和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科室的相关规章制度也需要熟悉,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学会同护士交流与沟通,能更好地融入科室中,视自己为科室一员来要求自己,从而提高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实习工作中。
, http://www.100md.com
    2 培养学生临床沟通能力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实习生到临床肯定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在各种紧张的局面下,实习生肯定感到压力倍增。如何尽快进入医生角色,更好地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多观摩带教老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相应技巧后,鼓励他们多下病房,主动和患者拉家常,了解患者家庭背景、工作情况、性格、爱好及病情,或者有些检查可以让实习生亲自带着患者去检查,此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同时第一时间把检查结果反馈患者,获得他们信任与好感等。通过各种良好的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后,实习生就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操作机会,如伤口换药、拆线、体格检查(尤其是有痛苦的肛检之类检查),这样可以提升实习质量,积累经验,增强实习信心,提高实习效果。

    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带教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基础理论都是一种顺向思维。课本上先是明确什么病后再描述它的病因、典型症状、体征、阳性辅助检查及治疗,是公式化的灌输。普通外科的疾病多,表现五花八门,没课本描述那么典型,对学生来说确实有很大难度,使其感到无所适从。要让他们尽快培养出临床思维能力,一定要熟练掌握普外科常见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阳性辅助检查来指导临床思维。例如1位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入院,指导学生先从询问病史开始入手,不能先定位什么病再去考虑问题,询问腹痛性质与特点是持续性隐痛3 d,他处无放射痛,位置是右下腹,伴随症状有6 h后发热及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到此引导学生这是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又是在右下腹,他们很快会考虑到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接着进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后才最后下诊断及治疗,要求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紧贴主题耐心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犹如解答数学题一步一步往下走,鼓励他们多发言,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诱导他们进入状态,提高学习信心与兴趣。在普外科实习带教过程中,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全面具体地分析患者,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 http://www.100md.com
    4 培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

    外科实习离不开临床操作,而普外科操作也是外科学的基础,抓好普外科临床操作能力培养,对学生整个外科临床操作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要学好临床操作,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操作的基本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际操作,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心里有底。如伤口换药,要求无菌操作,而且对纱布多厚多宽有要求,换药后污物放置都有要求,学生没有这些基本理论指导是做不好的,当然带教老师不能只用纯粹理论要求学生进行操作,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首先示范标准的换药过程,再带着学生进行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带教过程中细心观察每个细节,不能在患者面前指手画脚,避免引起不必要麻烦。发现问题后在操作结束后总结,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心理压力,增强他们学习临床操作的信心与兴趣,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5 培养学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技术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没有科研与创新,医学无法发展和进步,然而科研创新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个专家教授身上,而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身上。广大医务工作者科研创新的培养必须从学生时期开始。刚进入临床实习,学生科研创新意识还处于空白状态,这阶段带教老师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带教老师可以把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拿出来和学生交流,把课题的新进展、可能出现的结果与效果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前沿的知识,原来最前沿的科研与他们如此接近,有条件拥有临床实验室的医院,可以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协助做实验,让他们知道临床上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就要依靠临床实验室科研解决,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科研的意识,激发他们科研创新的激情,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习惯,培养出科研型的医务工作者。

    在短暂的普外科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必须认真对待好临床带教工作,尽心尽责完成任务,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在实习中培养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临床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带教质量,促进实习生转变为合格的临床医师。

    (收稿日期:2012—06—26)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吴国忠 庞绍春 潘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