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
编号:13745576
健康教育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84例口服阿德福韦酯的患者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的患者另外增加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包括患者刚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以后三个时期,并分别对他们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52周)HbeAg、HBV—DNA、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恢复情况。结果:1年后试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HBeAg、HBV—DNA及ALT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防治效果。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084—02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或终止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细胞的损伤,阻止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衰竭的发生[1]。但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因此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关键。了解患者的依从性,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低依从,对改善治疗及结局将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对1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曾经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肝患者184例,分试验组(131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试验组男101例,女30例,年龄20岁以下31例,30~40岁61例,40岁以上39例。文化程度:小学28例,初中39例,高中以上64例。职业:干部31例,工人46例,农民54例。对照组男39例,女14例。年龄20岁以下13例,30~40岁22例,40岁以上18例。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18例,高中以上23例。职业:干部11例,工人21例,农民21例。诊断均符合2011年西安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诊断标准[2]。

    1.2 护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护理;试验组除了常规的治疗护理外,还增加了入院、住院、出院期间有专人负责实施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
, 百拇医药
    1.3 治疗及调查方法

    按阿德福韦酯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的指导意见,均给予单一服用阿德福韦酯(葛兰素药业有限公司)抗病毒治疗,10 mg,1次/d,口服。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除患者年龄、性别、经济状况与医护的沟通情况外,还包括:是否遵医嘱按时用药、是否擅自加用药物、是否擅自停药、是否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平稳的情绪、注意饮食合理营养、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等内容。

    1.4 测定标准

    完全依从指:(1)能规范遵守医嘱,按时全疗程服药1年以上;(2)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乙肝病毒标志物,监测病毒变异;(3)出现病毒变异后在医师指导下及时加用或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不依从指:(1)不能按时、全疗程服药,自主停药或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2)不能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乙肝病毒标志物,监测病毒变异;(3)出现疗效不佳时不能在医师指导下及时加用或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3—4]。
, http://www.100md.com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情况调查

    试验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

    血清肝功能及病毒复制指标变化情况:健康教育后试验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3.1 影响依从性的因素
, 百拇医药
    依从性是指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即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3—4]。所以,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4—6]。但是抗病毒疗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选择有适应证的治疗对象、把握恰当的治疗时机、针对病毒的不同变异株和基因型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维持足够的疗程等。本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及药品知识了解不够,缺乏用药监督,疗程长等是造成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3.2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如治疗前后详细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所用药物的疗效、疗程、不良反应及费用等情况均有明确的了解,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影响,同时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结合笔者近二十余年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3.2.1 刚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护患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信任是抗病毒治疗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沟通不畅是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所以,要熟练掌握沟通要点和沟通技巧。亲切的笑容,真诚的语调,加上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机敏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会让患者感到温暖,对医护充满尊敬和信赖,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有责任使患者了解慢性乙肝抗病毒用药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明确告知疗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经济状况、健康期望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一套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和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做出决定,并在特殊用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6]。
, http://www.100md.com
    3.2.2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充分了解和自觉参与,配合医生制定相应的方案,包括下列内容:患者的病情告知,包括目前的诊断、分型、阶段、时期;疾病的治疗转归、自然发展的趋势。分析其预期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帮助患者做一个简明的治疗成本及效果分析,调整药物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一个适合于治疗对象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开始,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护士应该抓住健康教育时机进行教育。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住院过程中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并固定在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及时督促服药,定时复查HBeAg、HBV—DNA、TBIL、ALT情况,并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维生素,禁烟酒,多休息,经常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和遵医治疗知识的认识,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从本研究中可知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3.2.3 出院以后的健康教育 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实施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纯在医院给予健康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要求,还要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共同干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出院后定期对抗病毒药物进行监测和随访,建立患者联络卡,记录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并登记,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加强护患沟通:如利用中国移动“飞信”免费电子信息服务平台、个人网站等,专家出诊信息方便患者查阅,防止频繁更换治疗医师。对未按时复诊的患者,及时电话联系,了解原因,并督促患者尽快复诊。完善的随访系统有利于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和督促患者完成全程的抗病毒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许叶娟.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5):240—241.

    [2]贾继东,李兰娟.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3]许卫华,王奇,梁伟雄.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的编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6):558—560.

    [4]董南,何波,庄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疾病和抗病毒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J].肝脏,2009,14(1):8—10.

    [5] Hoofnagle J H,Doo E,Liang T J,et al.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Summary of a clinical research workshop[J].Hepatology,2007,45(4):1056—1075.

    [6]邱玉琴.慢性乙肝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中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963—964.

    (收稿日期:2012—06—14)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王洁)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