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6
编号:13745846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施护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汤仙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对应用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7例。常规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治疗期间给予辨证施护。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治疗结束后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辨证施护; 颈椎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6—0082—02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颈椎出现骨质增生所导致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1]。临床上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等几种类型,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有疼痛感,臂手有麻木感,肌肉明显萎缩,甚至出现四肢瘫痪现象[2]。本次研究中选取94例颈椎病患者,对应用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其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94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19~68岁,平均35.2岁;患病时间2个月~9年,平均3.2年;干预组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21~66岁,平均34.9岁;患病时间4个月~8年,平均2.8年。病症类型包括神经根型、颈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混合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主要措施包括:(1)气滞血瘀型。临床症状为:颈肩出现固定性疼痛,上肢同时伴有麻木感,舌质颜色紫暗,脉涩。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要原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