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561
甲氨蝶呤合并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蒋纯志
输卵管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为临床妇科常见急症,其中输卵管妊娠占总发生率的95%,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异位妊娠用甲氨蝶呤合并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4例中,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输卵管异位妊娠联合甲氨蝶呤合并米非司酮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明显提高了患者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输卵管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为临床妇科常见急症,其中输卵管妊娠占总发生率的95%,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其他部位,一旦破裂,常造成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1]。近年来,因医疗科技的提高,血β-hCG水平测定的普遍应用,应用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中约80%可在未破裂时得到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期待疗法和手术治疗,目前更多学者倾向于保守治疗[2,3]。以甲氨蝶呤为主的药物治疗逐渐被临床重视。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4例,年龄19~36岁,平均(26.5±14.2)岁,平均停经(44.7±8.4)d,生命体征均正常,下腹轻痛或无下腹痛,无腹腔内出血或出血量少,B超检查提示异位妊娠附件区包块最大直径<4.5 cm,宫内无妊娠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值<5000U/L,白细胞(WBC)≥4×109/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