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676
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优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摘要】成分输血是根据血液成分比例的不同,采用血液分离技术将新鲜血液进行快速分离,分出各种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输注一种或几种,是现代输血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成分输血;血液分离技术;选择性的输注

    成分输血是根据血液成分比例的不同,采用血液分离技术将新鲜血液进行快速分离,分出各种不同的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输注一种或几种,是现代输血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临床实践表明,患者通常极少需要输注所有的血液成分,实际使用中一般仅需要输注其疾病治疗或身体状况所需补充的血液成分。菏泽中疗法(血液成分疗法)明确指出,成分输血是减少输血反应,实现一血多用的优势,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简单地说,就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分离健康人血液中的不同组成成分,再通过将其浓缩、提纯、分离制成各种不同的血液制品,给患者有选择地依据病情进行输注。本文就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优点,综述如下。
, 百拇医药
    1采用成分输血的优点

    1.1采用成分输血具有纯度高与疗效明显的优点成分输血里的有关血液成分是通过以提纯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的,因此,具有容量少、纯度高、疗效高及效价高的优点。具体例子如:成人正常血液中每立方毫米含血小板1×106~3×106,而对于发生血小板减少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发生出血需要输注至少3000 ml的新鲜血液才能满足此类疾病的需要,才能提高血小板数量基本达到止血需要的正常水平[1],因此,对此类患者给予输注浓缩的血小板悬液,可在短时间内尽快提高血小板水平,满足治疗的需要。

    1.2成分血具有输用安全及副作用少的优点成分血制剂由于经过提纯分离制备而成,其有效成分的浓度较新鲜全血要高,并且内含其他无必要的成分较少,因此能有效避免及降低在以往输注全血中容易引起的过敏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1.3其它优点除上述突出优点之外,成分输血还具有节约用血、综合利用血液、全面提高血液使用价值优点,还具有良好稳定性,保存及运输方便的优势。
, 百拇医药
    2关于成分输血的临床适应证

    2.1红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

    2.1.1少粒细胞经红细胞悬液的临床治疗适应证通常适用于:再次输血中合并发热等输血反应的患者;受血者体内已产生白细胞的抗体、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

    2.1.2浓缩红细胞悬液的临床治疗适应证通常适用于:各种出血性、慢性的疾病所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肝、心、肾等脏器疾病引起的贫血等[2]。

    2.1.3洗涤红细胞悬液的临床治疗适应证通常适用于:多次妊娠;新生儿的输血(不含抗凝剂);反复多次的输血史;高钾血症(含钾量低);夜间出现红白蛋白血尿及贫血患者具有血浆蛋白、血小板、粒细胞的反应的患者。

    2.2白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
, http://www.100md.com
    2.2.1白(粒)细胞浓缩悬液的临床治疗适应证通常适用于:肿瘤患者在放化疗的过程中发生造血功能抑制的辅助性治疗;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的减少(缺乏)症,患者发生严重感染时结合抗生素治疗。

    2.3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通常适用于:血小板疾病的初级防治;放化疗的过程中发生造血功能抑制的辅助性治疗;血小板数量在正常水平但其质量与功能发生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的防治。

    2.4冰凉血浆和新鲜血浆的临床应用通常适用于:发生烧伤;肝肾疾病导致的低蛋白血症;由于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及缺乏某些凝血因子的患者。

    2.5冷沉淀制剂的临床应用通常适用于:缺乏先天性的FXⅢ;缺乏CA-Ⅲ;DIC;缺乏纤维蛋白原;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增加纤维结合蛋白的利用。

    3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百拇医药
    3.1对输血后由于产生免疫性抗体导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积极预防虽然研究发现,成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血输注,但若进行长期并反复性的输注,尤其是血小板或白细胞等成分,由于其来源多个供体,因此,亦容易在受输者体内产生同种的“免疫性抗体”,明显降低再次输注同样成分时的效果,同时可能会引起溶血、发热[3]。因此,对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前,应先进行交叉配血及有必要的血型试验,并遵医嘱对患者使用相应的抗过敏药物,防止输血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3.2较大量输注血浆时需要预防心脏负荷过重

    3.2.1避免一次性异型输注较多的“O”型血浆通常在输血浆时,无需硬性进行配型,若能先进行配型效果更好。由于“0”型血浆一般含抗“B”与抗“A”的凝集素浓度较高,若未配型直接对异型血的患者大量输注,可能出现溶血[4]。因此,强烈建议在输用血浆时,尤其需要大量或反复输注“O”型血浆时,应进行配型后输用。

, 百拇医药     3.2.2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筛选,杜绝肝炎的传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分输血已是近30年来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新型输血技术,作为一种血液成分的补充疗法,实现了输血治疗的科学化、安全化,有效地弥补了全血输注的副作用及浪费等众多缺陷,尤其对于血液输注用量大、血源少及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5],成分输血的优势就更为突出,并可有效地避免全血输注的肝炎病毒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宇.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优点[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121-122.

    [2]张卫红,黄允香.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5.

    [3]郭博,马华,管政,等.加强成分输血管理杜绝不合理成分输血[J].实用全科医学,2006,4(3):44-45.

    [4]谭轩.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20.

    [5]刘志明,常丹丹.推行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5-46., http://www.100md.com(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