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1
编号:13759575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阿依克木•尢奴斯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针对本组患儿发病情况,积极治疗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均治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治疗同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尽早健康。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治疗;护理干预

    手足口病(HFMD)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CA16和EV71,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所出现的皮疹或疱疹等,部分患儿还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发病毒性脑炎(virus meningitis,VM)。本组研究中,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促进HFMD并VM患儿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经治的48例HFMD并VM患儿,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1±0.9)岁。

    1.2诊断标准及临床症状有关HFMD诊断标准方面,依据卫生部2008颁布的《HFMD预防控制指南》;VM诊断,均参照《小儿内科学》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在针对HFMD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立即进行甲波尼龙冲击疗法,每天静脉滴注20 mg/kg,之后根据病情增加或较小剂量直至停药。症状较轻的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 g/kg,连用2 d;选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降低颅高压,一次剂量0.5~1.0 g/kg,30 min内输完,每次间隔4~8 h,根据患儿输液情况调整剂量及间隔,如果有甘露醇渗出,可采用局部湿热敷50%硫酸镁溶液的方法;每位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静脉滴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