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7
编号:13761355
肺内孤立结节的MSCT诊断及其限度(附2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7
     【摘要】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内孤立结节征象进行分析,探讨MSCT对肺孤立结节的诊断特点,以期发现MSC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优势和限度。方法肺部常规容积扫描,层厚5 mm,间距5 mm。对病灶做1.5~2 mm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IP)。全部病灶均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选用对比剂为优维显80~100 ml,注射速率3~3.5 ml/s。结果孤立结节的内部密度和边缘特征、结节的周围改变及结节的发病部位等,是诊断和鉴别肺孤立结节的重要依据;合理应用MSCT的薄层重建和MIP图像重组及增强扫描,有利于凸显结节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主要检查手段,同时它也存在一定限度,部分结节还须穿刺活检或跟踪证实。

    【关键词】肺内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MSCT;CT诊断

    肺内孤立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简称SPN)是指肺内<4 cm的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不张、肺炎、卫星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1]。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技术和多平面重组(MIP)技术,辅以增强扫描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较易显示病变的微小结构特点,对SP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帮助。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结节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为19~65岁。临床症状为咳嗽、吐痰、痰中带血丝,部分伴有发热、胸痛或全无症状。

    1.2方法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 做肺部容积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分别做病变区1.5~2 mm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组图像(MIP),根据需要行病变区靶扫描。增强扫描:优维显80~100 ml,注射速率3~3.5 ml/s,动脉期跟踪,静脉期约50~60 s。CT征象评价标准依据参考周康荣等[2]所述。

    2结果

    28例SPN,右肺16例,左肺12例,两肺均发生2例。组织病理学分类:恶性肿瘤18例,包括周围型肺癌13例,转移瘤5例。良性肿瘤10例,其中包括炎性结节4例,肉芽肿1例,结核3例,错构瘤及球形肺炎各1例。28例结节中其主要病灶均小于4 cm,其中2例炎性结节误诊肿瘤后,经术前抗炎治疗结节明显变小直至消失。有分叶征或毛刺状征象17例,4例炎性结节病灶中心密度偏高。2例周围型肺癌伴有晕征,为完全包绕一高密度结节并与正常肺实质完全隔开的一中等密度区。有13例见不同程度毛刺征,>2 mm毛刺除恶性结节中多见外,一些良性结节中也可见到。5例转移性结节中有2例为食道癌肺转移,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不规则结节,病理类型为肺泡填充型。2例为肝癌肺转移,1例为肺癌肺转移。钙化本组检出5例占总数的17%。其中1例为左肺上叶1.5 cm×2 cm的钙化结节,边界清晰。随访3年后发现钙化结节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结节密度不均匀包含钙化、脂肪和气泡。其中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分叶、棘状突起、毛刺及空泡征。结节越靠近胸膜侧则越易产生胸膜反应。
, 百拇医药
    3讨论

    原发性肺内孤立结节在形态上表现为结节的分叶、毛刺和边缘光滑状态。一般认为恶性结节的分叶是肿瘤呈侵润的多角度增生所致,而良性结节则是软骨结节或肉芽肿的融合[3]。炎性结节及错构瘤也见小分叶,但炎性结节周围常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模糊,且临床症状较明显。错构瘤密度不均匀,脂肪密度与钙化的存在是其特征表现。恶性毛刺长短均有,主要是病变直接浸润邻近的小支气管所致。结节密度差异可通过CT值来反应,恶性结节密度一般较均匀。所见恶性结节中有4例支气管肺泡癌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泡征。空泡征是癌细胞沿细胞壁生长,为结节内未闭的含气支气管或乳头状瘤结构间的含气腔。2例支气管肺泡癌结节的周围的晕征,组织病理学认为是由大量单一瘤细胞沿肺基质磷小样生长,肺泡充满含高蛋白质液体、血细胞、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及小叶间隔增厚形成的复合影像的反映。因此有作者把CT的晕征、空泡征及结节内部蛇形扭曲不均匀影作为支气管肺泡癌的表现[4,5]。病理为腺癌的3例结节中,其典型表现为含气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征,其结节的内部也常见不规则坏死而形成小空洞。有报道出现率为14%,大于鳞癌[6]。
, http://www.100md.com
    转移性结节除确定原发灶外,也可借助结节的边缘来定性。病理类型为膨胀型、边界清楚的光滑结节多见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本组2例符合。边界清楚的不规则结节,若病理类型为肺泡填充型则主要见于上皮鳞癌肺转移,本组1例即为食道鳞癌肺转移。边界不清的光滑结节和不规则结节则多见于腺癌肺转移。转移性结节常在转移初期表现为单发圆形病灶,而后期则多为多发并时有融合。

    CT发现结节钙化可达14%。钙化见于肺癌也可见于结核球。一般认为良性结节中钙化呈中心条形或粟粒弥漫形,常占横断面的10%以上。但这种征象其特异性有限,有作者报道74%的恶性结节也有钙化。只不过它表现为非中心细小斑点状钙化,且最大截面要小于10%[5]。本组一例诊为结核球的病例,3年后复诊恶变,多考虑在结核基础上的瘢痕癌,其潜伏期较长。与资料报道小于2 cm的结节有的须经过1.5年~4年以上才变化相一致[5]。无钙化而又伴有毛刺或棘状突起较大结节,常更倾向于恶性。

    增强扫描可显示结节的血供情况。结节增强后周围血管常呈聚集征,为穿越肺间隔的静脉引流不畅或受压移位所致。周围型肺癌中出现率为80%,多见于肺泡型和乳头状腺癌。肺内结节与邻近胸膜常呈线样连接或条状粘连,且结节愈靠近胸膜侧征象愈明显。结节广基底与胸膜相连,可通过结节与胸膜所形成的夹角初步判定是否来自肺内。良性结节常具有完整包膜,渗出性及增殖性病灶常使结节周围不清,炎性结节与肉芽肿常为边界欠清晰的波浪状,少数球形肺炎可跨叶生长。
, http://www.100md.com
    MSCT的MIP图像能很好的显示结节内部的密度分布、增强情况及周边征象,为定性诊断提供了充分依据。本组4例恶性结节误诊,最终经穿刺和术后病理证实。因此单靠CT诊断是有其局限性的,SPN的诊断可综合采用多种诊断形式,随访跟踪和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于诊断有重要帮助。现代MRI和PET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对SPN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康容.胸部颈面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66:35-95.

    [2]李铁一.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12:23-346.

    [3]李春平.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力CT检查与鉴别.国外医学放学分册,1995:3-133.

    [4]李国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5]沈必先,闫守芳,陈胜基,等.肺孤立性结节薄层动态螺旋CT扫描与病理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754., 百拇医药(季景田 朱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