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3
编号:13763557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3
     【摘要】目的通过在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以达到护理安全“零缺陷”的目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护理工作得到认可。方法通过从护理人员、医院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自身特点三个方面来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这三个方面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风险的预防管理,具体从更换管理方法、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业务综合素质、用药管理、护理记录管理、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及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这八个方面来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的预防管理。结果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2月~2010年10月,实现了护理零差错,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通过此项工作,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高,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结论通过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护理工作得到认可。

    【关键词】风险;重症监护病房;护理

    风险管理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1]。医院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单位,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护理工作,则存在着诸多环节的危险因素。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活动中的医疗风险日益凸显,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复杂性、突发性、危重性等特点,使得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2月~2010年10月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在此期间实现了护理安全“零缺陷”,收效显著。
, 百拇医药
    1对于风险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1护士方面的原因

    111护理技术方面的风险护士业务水高不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加上重症病房的患者病情千变万化,护士不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不能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及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有些护士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重症监护病房监护仪器较多,护理不能及时处理报警原因;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比如护理人员在重症患者出现并发症时没有发现,没有进行交接班,给患者进行输液的药物出现错误,没有进行查对的操作。

    112非技术服务中存在的风险护士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对危重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全面;进行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患者或家属,造成患者不理解不配合,护士不能充分评估已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以降低或阻止风险的发生;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口头医嘱导致操作用药错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轻视人性化服务,不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表现为生、冷、硬、顶、拖的态度。
, 百拇医药
    12医院方面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约束力不强,监控不严,督查不力,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地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未能定期考核,护士工作量大,人力配备不够,床护比不够,专业仪器配置不健全,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等。

    13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

    131入住重症病房的患者多是危重患者,病情复杂,且重症监护病房实行的是无陪护制度,大多数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的存在,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132危重患者由于体质虚弱,抵抗力弱,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同时伴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所需要的相应护理较一般患者更为复杂,护理难度高,护理需要量大。

    133危重患者用药量大,用药品种多,导致的副作用较多,有时与实际病情相混淆,不易判断。
, http://www.100md.com
    134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危重患者较密集,监护仪器与各种治疗的设备密集,医务人员较多,人员流动多,侵袭性操作多,且病情危重,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诸多因素,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占全院首位。

    2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风险的预防管理

    21更新管理方法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质量监控,形成自下而上的风险管理模式,领导机构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并提供政策支持,实施机构由各护士长直接参与,各科护士长组成的全院质控小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当班护士和护士长反映,每月质控小结一次,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形成书面报告并传达给全体护士;执行机构由全体护士直接参与,要求全员参与管理,明确分工,坚持以“患者第一,预防为主”,“事实和数据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进”为原则,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当班护士反馈。每月月底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控小结一次,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上交护理部,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确保护理安全。
, 百拇医药
    22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和程序补充完善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如呼吸机使用护理常规、动静脉置管护理常规等。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发生输液反应、发生使用呼吸机时突然停电等的应急处理预案,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23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建立不良事件、差错缺点隐患报告制度、褥疮预报制度,虽然在重症监护病房有时患者或家属不知道可能发生的差错或存在的隐患,但不管患者是否受到伤害,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都要有“慎独”精神,不能隐瞒;要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以期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和整改措施。

    24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业务综合素质培训的提高护士长利用晨会交班、业务学习、各种查房形式对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讲解,每月组织科室护士进行一次差错隐患分析,每个护士都要发言;提高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科内或媒体报导的有关事件及时讨论学习,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在护患关系中,技术性关系是非技术性关系的基础,必须重视护理规范化操作[2]。科内培训一名操作示范员,每月进行示范、培训、考核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观察能力,及时了解护理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才能保证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及难点疑点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特别是作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每天要应付不同病种的危重患者,这就更需要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娴熟的为患者服务。在临床护理中难度大风险高的操作要求资深护士完成,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
, 百拇医药
    25治疗用药的个体化,加强用药后观察重症监护病房药品种类繁多,护士要认真学习药理知识,懂得常用药的作用、毒副作用、剂量、极量、使用方法、禁忌症等,提高识别正确医嘱的能力。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

    26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护理记录是发生护理纠纷时的重要法律文件,在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鉴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护理纠纷,护理记录将被封存,不能修改[3]。所以,记录必须真实、客观、及时、准确、详细的进行书写,不能缺项,禁止涂改,应使用医学术语,尤其是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记录要认真填写,应与医生记录相符,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更改,避免引起护理纠纷。虽然近年来已经简化了护理记录,但重症监护病房的记录还需做什么,写什么,强调“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树立证据意识。护士长要组织护士不断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和要求,以保证护理记录的质量。

    27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重症监护病房的仪器较多,护士长要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与考核,使她们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判断分析各类监测数据,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及建立运行仪器和备用仪器日常维修和质控制度,强化设备操作护士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预见风险、规避风险、排除风险的能力,对于超出护士处理能力范围的风险应及时报告设备维修人员和医士,确保各类仪器的安全使用。
, http://www.100md.com
    28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出台了《护理服务规范》,要求护士以诚信的态度和规范的理念,采取恰当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住院时间长,无家属陪护,患者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护士要给予患者心理、情感和精神支持,加强护患沟通,及时疏导和安慰患者,使患者始终处于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良好状态,让患者领悟到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美感,增加其安全感、信任感,加深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

    3体会

    31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加强了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的风险意识、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护士自觉及时评估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遵守操作规程,技术更熟练,把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控制,保证了护理质量。

    32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本科从2010年2月~2010年10月没有1例患者投诉,也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医院的护理工作让患者满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918-920

    [2]鲍春燕,买新莲,胡志雯.加强老年肿瘤住院患者的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当代护士,2008,1:30

    [3]李亚洁,张丽颖.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http://www.100md.com(仲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