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8
编号:13495426
小儿推拿应用于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8
     早产儿PNAC的临床表现为黄疸,TBA升高,DBil升高,粪便颜色逐渐变浅,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出现障碍,质地异常或肝肿大等[5-6]。通过临床实践证实,针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来说,因体质差,PNAC发病率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与摄入过多PN热量、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PN中有毒物质损害等[7-8]。关于PNAC,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主要以DBil升高作为诊断指标,采用TBA可对PNAC敏感性、特异性指标进行诊断[9-10]。对TBA、DBil实施动态监测,对早产儿的早期诊断PNAC极为有利[11]。当前,在临床上还没有出现早产儿PNAC特异性治疗方法,针对一些PNAC小儿在停止肠外营养、禁食后,通过口服喂养可慢慢得到缓解,而一些儿童则不能自行缓解,逐渐加重,最终导致严重肝病引起的死亡[12]。熊去氧胆酸是临床上最比较常用的一种胆汁淤积症类药物[13]。所以,急需探究出一种全新的防治方法,有效的预防早产儿出现PNAC。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在中医属“胎黄”范畴,胎黄病是在小儿出生之后,皮肤上出现黄疸的症状,这与胎禀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被称作“胎儿坏疽”或者“胎黄”[14]。早在隋代,我国就对胎黄的病因和症状进行了探讨,近年来祖国医学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胎黄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并在病理性胎黄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胎黄在西医中被称为新生儿黄疸,包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血清胆红素升高的一系列疾病,如溶血性黄疸、胆管畸形、肝细胞性黄疸、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等[15]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