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91589
氯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对其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率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5期
     3.1 氯米芬与他莫昔芬用药机制及性激素变化分析 临床明确了PCOS不孕者给予口服促排卵药物的价值,同时低廉的价格、较为良好的促排卵效果成为PCOS首选,但各类促排卵用药研发,其促进PCOS者排卵的药性机制亦不同。氯米芬为PCOS治疗一线用药,药性机制重点针对下丘脑垂体雌激素受体(ER)进行拮抗,增强性激素快速分泌,以此来诱发PCOS卵泡的生长[9]。虞如芬等[10]研究证实,氯米芬具有较良好的抗雌激素效应,但药性半衰期较长,造成子宫内膜受抗雌激素影响,减少受孕率。他莫昔芬则是新型促卵药物,有极佳的抗雌激素效果,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进而限制ER反应,提升性腺激素分泌,阻断雌二醇反应机制,促进卵泡生长。吴军等[11]研究表示,氯米芬与他莫昔芬药性机制基本一致,但他莫昔芬在抗雌激素效果相对较小,且对于子宫内膜呈激动促进效应而非氯米芬的拮抗效应,因此他莫昔芬在受孕率更具优势。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的PCOS不孕者排卵期、黄体期L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氯米芬抗雌激素较强化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