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634
探讨母体水化疗法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的治疗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3期
     【Key words】 Late pregnancy; Oligohydramnios; Maternal hydration therapy; Venous rehydr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Shenzhen 51802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3.012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有明显影响,会增加产妇剖宫产率,其发病率大约为5%[1]。所以,及时发现羊水过少并给予相应治疗相当必要。因此产妇妊娠过程中加强监测羊水状况,并不断探索羊水过少救治方式,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仍然为普通医院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目的。临床治疗上往往给予静脉母体水化疗法、羊膜腔灌注、药物治疗等方式,可提升自然分娩率。母体水化疗法的疗效一直得到肯定,并逐步朝着无创简单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选取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80例分两组讨论,意在研讨母体水化疗法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80例。(1)诊断标准:妊娠晚期阶段其羊水量< 300 mL则判定为羊水过少,精确测定羊水量是在分娩后,阴道分娩在破膜和娩出胎儿后计算总羊水量;剖宫产分娩过程中用吸引器收集羊水。住院分娩前用B超测定其羊水指数(AFI),≤5 cm则判定为羊水过少,≤8 cm则判定可疑羊水较少[2-3]。(2)纳入标准:①病历记录完整者;②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③分娩前接受两次B超检查结果均显示AFI≤8 cm;④均为单胎妊娠;⑤孕周为3~42周。(3)排除标准:①胎儿畸形;②脐带异常;③胎膜早破造成羊水减少者;④精神、智力等方面异常者;⑤无法配合此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研究组接受母体饮水疗法治疗,产妇饮水2 L/d,且在2 h内完成,持续治疗7 d后接受B超检查。对照组接受静脉补液治疗,每日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 L,静脉滴入到母体中,持续7 d后接受B超检查。若孕妇AFI≤8.0 cm,则重复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若AFI>8.0 cm则实施定期随访,必要状况下可重复治疗。若两组患者接受两次水化疗后其效果不理想,监测胎心不良,则将妊娠终止。对照组患者在加强监护之外,不给予其他特殊处理,足月妊娠后均给予自然临床或引产成功而行阴道试产。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测定治疗前后AFI,记录分娩方式,如急诊剖宫产、阴道分娩等;记录新生儿状况,如胎儿体重、吸入性肺炎等,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满分10分,7~10分为正常新生儿,4~6分为轻度窒息,<4分为重度窒息;比较两组出血情况,包括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妊娠37~42周,平均(39.6±0.5)周,年龄22~31岁,平均(28.4±1.3)岁;胎次(2.0±0.5)次。

    研究组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妊娠37.5~42.0周,平均(39.5±0.6)周,年龄22.0~31.5岁,平均(28.8±1.2)岁,胎次(3.0±0.5)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2.2 两组治疗前后AFI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A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I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研究组急诊剖宫产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42.50%,阴道分娩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5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28,P=0.033)。见表2。

    2.4 两组新生儿状况比较 两组Apgar评分1~3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gar评分4~6分及吸入性肺炎新生儿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出血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时出血量及產后2 h出血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羊水量可反映出胎儿在母体子宫中的状况,羊水适量可一定程度保护胎儿,让胎儿在恒压恒温的环境下生长,且得到活动空间适当的缓冲外力冲击,可避免胎儿在妊娠中期骨骼发育畸形或肺部发育不良,避免妊娠晚期阶段挤压到脐带,引发各并发症。羊水过少和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状况存在密切性关系,目前已由动物模型研究证实,羊水过少对胎儿肺部发育存在不良影响[4-5]。羊水过少在妊娠晚期阶段的处理上,产科医生需承受巨大压力和挑战。产妇分娩时,羊水量较少的产妇和正常健康产妇对比,其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等发生率更高,因此而造成的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6-8]。为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首先,产科医生需明确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疾病状况,一般情况下,往往会倾向诱导产妇接受剖宫产方式将妊娠终止,以降低新生儿发生不良状况的可能性。因此,妊娠晚期羊水过少者剖宫产率较高。

    临床在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时,以往多在B超协助下经腹穿刺羊膜腔灌注治疗,灌注羊膜腔,将脐带受压解除,可降低剖宫产率、胎粪排除率、胎心变异减速率。虽此方式可防治或缓解分娩时脐带受压[9-10],但会加快胎心率,导致母体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指标增高,引起发热,甚至发生子宫内膜炎等症状,因此不宜多次反复治疗[11-13]。母体水化疗法包含静脉补液和饮水疗法两种。饮水疗法:往往让患者2 h内饮水2 L,治疗前后测量其AFI,羊水过少者则会有所增加,其增加范围大约为3.2 cm,而羊水正常者则AFI不显著增加[14-16]。静脉补液:此方式也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引用,则指5%葡萄糖注射液1~2 L,2 h内静脉滴注完成,测量治疗前后AFI,羊水过少患者的AFI可增加4.5 cm左右,羊水正常者,其AFI可增加2.7 cm左右。虽暂不明确母体水化疗法的应用机制,但血流量得到增加,进而加大绒毛间隙进入到胎儿循环的血量,降逆渗透压,促进增加胎儿肾血流量,进而增加羊水量[17-19]。, 百拇医药(徐瑾 李卫红 陈国斌)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