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17期
编号:13046854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Stroop任务的比较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17期
     3 讨论

    虽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遗传学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7],即精神分裂症生物学亲属的终生患病风险明显升高,在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子女患病风险最高,其次为同胞,再次为父母[8],该人群被称之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危人群,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群体研究,寻找发病前的性格及行为异常,力求在疾病的前驱期及早发现[9],并及时干预或密切随访,既可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做进一步探寻,又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家属中普遍存在执行能力障碍,尤其在突然刺激性负面事件方面,执行能力较差[10],此外,眼动异常也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家属中,其频率高于正常人群[11],有学者认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个性特征均存在一定的缺陷[12]。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广泛存在的内表型标志之一[13],最常见为记忆力、注意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损害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