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17期
编号:13046436
江门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的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17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7.018

    江门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夏季可长达七八个月。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为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同时,因日照时间长,广东地区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很高,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一般认为,正常人结膜囊均不同程度存在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条件致病菌[2]。已有研究表明这些细菌是引起手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4]。因此,了解本地区结膜囊细菌分布,对指导本地区白内障围手术期用药、术前结膜囊无菌化准备及预防术后眼内炎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院就2016年6-10月江门地区50岁以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7例1414眼取结膜囊拭子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6-10月江门地区(蓬江区、新会区、鹤山、开平)50岁以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7例1414眼。年龄50~95岁,平均(72.5±7.3)岁,中位年龄73岁。其中男318例636眼,女389例778眼。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经检查符合临床白内障诊断标准[5],无言语障碍、手术禁忌证及用药禁忌证、资料不全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