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29期
编号:12942960
目标温度管理:在重症护理方面现有的证据和实践(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29期
     3.2 创伤性脑损伤 随着国民经济、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重型颅脑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3%~21%,其病死率高达36.8%~64.3%,历来救治十分困难[17]。国外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将低温用于脑保护和脑复苏的研究;有报道称,20世纪60年代,国内的李德馨等将低温疗法用于脑复苏,发现脑保护效果虽然显著,但深低温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寒战、心律失常及电解质紊乱等,限制了脑保护的应用[18]。有研究表明,亚低温疗法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有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对减轻脑损伤和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19]。由众多病危护理协会(SCCM,ESICM等)的病危护理领域专家组成的陪审团对评估有利神经预后的16组RCT和评估生存的15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评价[7]。在这些试验中颅脑损伤谱的变化从弥漫性脑水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到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挫伤评价不等。首先前两种情况在医学上可以治疗,而后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低温需要与辅助方法相结合。结果取决于颅脑损伤的基本谱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