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24期
编号:12954224
铁缺乏与左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补铁治疗的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24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字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等级资料采用两样本的秩和检验。两组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缺铁组与非缺铁组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D、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缺铁组相比,铁缺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更高,6MWT明显更短,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铁缺乏相关检测结果与各心衰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铁蛋白水平与LAD、E/A、NT-proBNP、6MWT结果均存在相关性(P=0.043、0.039、0.044、0.020、0.038);转铁蛋白饱和度与LAD、E/A、NT-proBNP、6MWT均存在相关性(P=0.035、0.040、0.035、0.022);转铁蛋白受体指数与LAD、E/A、NT-proBNP、6MWT均存在相关性(P=0.039、0.045、0.046、0.040)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