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755749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针灸临床疗效机制研究中的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4期
     从针灸刺激产生的代谢物质信号看。针灸治疗作为一种“外治”法,针灸效应的产生,不同于药物的干预,其信号强弱取决于内在的疾病和外来的腧穴刺激共同作用,故人体反应能力的高低、疾病状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较其他研究更为显著。从前期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机制研究领域运用情况看,针灸确实能够引起人体血浆、尿液内代谢产物表型改变,而其引起的代谢物质的变化往往与生物信号传递、能量转化等基础生命过程相关;与药物实验相比,针灸刺激引起的代谢物质变化可能缺乏固定的物质特征与量-效关系,而与疾病信号关联性更高,因此在数据分析时了解疾病的代谢特征尤为重要[10-14]。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降低生物样品自身携带的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信号差异,无疑是降低生物样品变异更好的方法。如在临床研究中限定研究对象的来源,如住院或门诊,疾病亚型与兼杂症,受试者年龄、性别、人种、体重指数、饮食、活动量、昼夜节律及生理周期等。而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兼顾患者群体代表性与伦理学要求,不同受试者个体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往往难以避免。针对这一情况,目前代谢组学临床研究多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或对照;或增加实验样本量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