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608415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2期
     细胞内存在着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借助BiFC技术,对信号级联反应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观察与分析,可以进一步阐明信号通路的传递机制及生理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22]。K-Ras蛋白是很多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开关,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的信号传导及其调控,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癌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般认为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位于细胞膜上的Ras蛋白将Raf1从胞浆招募到胞膜。2012年,Li等[23]通过BiFC实验证实,Raf1和K-Ras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别在胞浆和胞膜,当Raf1从胞浆转运到细胞膜并与膜上的K-Ras结合形成复合物时,细胞内MAPK/ERK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才会启动;该研究还认为K-Ras/Raf1复合物的膜定位并不完全依赖K-Ras,K-RAS/Raf1的形成起着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揭示了Raf1从胞浆到胞膜转运的机制。

    2014年,Yu等[24]运用BiFC证实PAC1为一种具有内在二聚体活性的配体非依赖性细胞表面受体,且其二聚化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揭示了PAC1二聚体依赖的基础活性,有助于理解PAC1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