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628
重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嵌合单克隆抗体CH225非还原电泳纯度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付换成 卢秋丽 刘浩 张文秋 赵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由以上实验,可推测,电泳中低分子量条带可能由这些原因导致:在基因表达过程中,抗体分子内存在自由巯基,这些自由疏基因为无法形成完整的二硫键,轻链和重链之间只能由非共价键的作用力连接[6-7];在电泳时样品的加热变性处理或未经处理的过程中(如图2),轻链和重链之间的非共价键断裂,因此而导致产生了一些游离的抗体分子亚基,从而出现了低相对分子质量条带[8];另外,在电泳时样品的加热变性处理的条件下,抗体分子的自由巯基还可能会引发二硫键重排,导致部分链间二硫键断裂,增加低相对分子质量条带出现的几率[9-10]。

    高分子量聚体带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在加热变性处理的过程中,抗体分子间的自由巯基通过缩合形成分子间二硫键,从而将单体的抗体分子连接成分子聚体,出现聚体带[7-9]。碘乙酰胺可以保证蛋白质样品完全变性并保持还原状态,可以对蛋白质分子中的自由巯基进行封闭,以阻止二硫键重排的反应以及自由巯基重新形成二硫键,从而抑制电泳次带的产生[8,11-12]。封闭自由巯基后的非还原SDS-PAGE结果显示,如图3中所示,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体带基本消失,低相对分子量带显著减少,证明非还原SDS-PAGE结果中出现的次带是在电泳样品变性处理过程中因有自由巯基的存在而产生的。

    综上实验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