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706093
136例社区哮喘儿童系统管理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张玉新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两组PEF>80%的比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PEF>80%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时,两组PEF>80%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居住环境的密闭、空调普及、地毯铺设、宠物饲养和吃海鲜等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多;(2)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3)儿童哮喘防治知识的普及,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对哮喘认识水平的提高,使患儿及时得到早期诊断等[8]。本社区204例哮喘儿童发作时,202例(99.02%)患儿使用过抗生素,误把支气管哮喘认为是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吸入皮质激素仅占22.06%(45例),缓解后继续吸入激素者14.71%(30例)。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大多数家长对哮喘的发病机理了解甚少;(2)不了解吸入疗法与全身用药的根本区别;(3)缺乏毅力未坚持吸入治疗[9]。因此,对哮喘患儿及家属进行有关哮喘防治知识的普及,是大力推广GINA方案、提高哮喘诊治水平的重要措施。众多研究证明,GINA方案有效缓解了哮喘患儿的病情,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10]。为此本社区系统管理哮喘患儿,实施GINA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笔者发现,“哮喘防治学习班”实施后(听课两次),多数家长和患儿大致明白了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造成的,91.18%(124/136)的家长懂得了一旦确诊应及早使用吸入激素治疗,近80.00%的人明白了这种治疗的长期性,与学习班前的知识水平有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对吸入激素的担忧由75.00%(102/136)下降到36.76%(50/136),对不喘时吸药的认识有2.94%(4/136)上升到67.65%(92/136);家长和患儿对万托林等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在哮喘发作时使用、避免接触过敏原、用峰流速仪自我监测病情的认识也有明显提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