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60167
2008—2011年洛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17期
     3 讨论

    2008-2011年洛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构成呈现以EV71为主要优势毒株[2],同时存在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流行的特点。洛阳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以EV71为主,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报道一致[3-4]。城区发病水平较高,可能与人口密度大,接触机会多有关[5]。发病集中在4~6月,5月是发病高峰,晚于河南发病高峰(4月份)[6]。发病集中在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散居儿童由于年龄小,在家随时进食和啃咬玩具等,发病明显多于幼托儿童。针对散居儿童发病危险因素,浙江省开展过相关研究[7]。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广泛,除了粪-口途径,还经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易在家庭和托幼机构传播和蔓延,常引起聚集性疫情。除了患者,隐性感染者在疾病传播中起很大作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9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