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336
输尿管结石120例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刘艳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B超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采用X线拍片检查,观察组60例采用ASU-88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均经临床症状、X线及排石治疗证实,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0.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先进,方法简便,价格低廉,能有效地诊断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输尿管结石; 临床价值

    输尿管病变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快速、便捷、无创的检查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至关重要[1]。超声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简易、迅速、方便、无创伤的特点,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是诊断输尿管结石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本院120例均经临床症状、X线及排石治疗证实的输尿管结石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门诊患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12~71岁,平均(43.1±4.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24 h,平均(2±0.6)h。全部患者均以腹部绞痛来诊,个别患者有血尿,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呕吐及会阴部放射痛。肉眼血尿者10例,镜下血尿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2~70岁,平均(42.1±4.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24 h,平均(2.1±0.5)h。观察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3~71岁,平均(42.6±4.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24 h,平均(2.5±0.6)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X线平片检查。

    1.2.2 观察组 采用ASU-88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输尿管结石只有在出现积水时才容易找到,无积水的输尿管结石除非特大,否则不容易发现。检查前嘱患者多喝水,保留尿液。一般采取分段探测法:(1)仰卧位侧腰部做冠状切面扫查,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输尿管并往下追踪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