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34期
编号:13185420
33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邱正伦 郑幼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3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发生于胃21例,小肠10例,结肠2例。术后病理,极低度恶性8例,低度恶性9例,中度恶性7例,高度恶性9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96.97%(32/33)CD34阳性率84.85%(28/33)。结论 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是首选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可缓解肿瘤复发,改善预后。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诊断; 手术治疗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过去曾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证实GIST是独立起源于胃肠道Cajal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属于消化道伴叶源性肿瘤。随着诊断标准的明确,GIST确诊病例逐年增多。但由于该病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术前确诊困难。现收集本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共收治的33例GIST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2例,女11例,男女之比2∶1,年龄31~79岁,平均56岁。临床主要症状,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16例(48.5%),上消化道出血9例(27.3%),腹部包块6例(18.2%),无症状体检时发现2例(6.1%)。肿瘤分布于胃21例(63.6%),空肠回肠10例(30.3%),结肠2例(6.1%)。肿瘤直径2.0~15.0 cm,平均8.3 cm。腔内生长23例,腔外生长10例。

    1.2 诊断 GIST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且缺乏特异性,早期一般无症状,经常规体检或腹部手术探查时发现,术前确诊困难。GIST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消化道内镜,但最终确诊还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标志物CD117和CD34。消化道内镜可用于胃及结直肠部位GIST的诊断。GIST在普通内镜下表现为面膜下隆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