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34期
编号:13185408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赵军 许植 陈静 郝在军
第1页

    参见附件。

     本研究对16例产妇也成功实施了全身麻醉,母婴的安全和麻醉的操作管理是难点。在本研究中全麻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CSEA及S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产后5 min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麻醉性镇静、镇痛药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要慎重。氯胺酮可通过胎盘,具催产、消除阵痛,增强子宫肌张和收缩力的作用,小剂量(<1.5 mg/kg)时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12,8],但也有报道能引起新生儿肌张力增强和激动不安;氯化琥珀酰胆碱在常用剂量极少向胎儿移行,但若孕妇胆碱酯酶活性异常,可引起母子呼吸抑制[8];丙泊酚可通过胎盘,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对孕妇及胎儿不良影响小的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清醒半衰期短,苏醒完全的特点。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等镇痛药均易透过胎盘,对新生儿产生一定的抑制,可以导致新生儿娩出时呼吸微弱甚至无呼吸,在断脐之前不宜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缩短胎儿与麻醉药接触时间。麻醉诱导在手术各项准备措施(如消毒、铺巾)准备好之后开始,产科医师快捷手术操作,这样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药物通过胎盘屏障的量相应减少,对胎儿、新生儿循环、呼吸影响小。用药时最好采用静脉单次推注法,因为单次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迅速下降,胎儿接触药物的时间极为短暂,而且不受母体高血药浓度水平的影响。一般认为麻醉诱导后至胎儿娩出(I- D间期)<10~15 min和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U-D间期)<3 min可有效减少镇静药对胎儿的影响[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