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7期
编号:13186828
安氏Ⅱ类1分类前磨牙拔除模式的影响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7期
     【摘要】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病例前磨牙拔除模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疗效满意、非骨性错合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50例,分为两组,其中25例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组,另外25例为拔除2个上颌第一前磨牙和2个下颌第二前磨牙组。对两组治疗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对46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项目有18项,它们是骨性指标NA-PA、NP-FH、Pog-NB、Pog-NFL、B-NFL、Wits,软组织指标TLL-NFL、Pos-NFL、B-NFL、TLL-E、Ns-Sn-Pos、Ns-Prn-Pos、S-Ns-B,牙性指标L1-MP、L1-AP、L1-NB、L1-NBmm、拥挤度。结论 在进行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矫治设计上,从牙性、骨性、软组织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安氏Ⅱ类1分类;前磨牙;模式;头影测量

    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多存在上唇前突、下唇卷缩和颏部紧张等特点,对于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者而言,多需要通过拔牙矫治以改善软组织面型[1]。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或拔除2个上颌第一前磨牙和2个下颌第二前磨牙是最常用的两种拔牙模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5 字符